俗话说,地铁一响,黄金万两,地铁一通,房价涨疯。

地铁房,一般只会出现在一线、新一线和二线、省会城市,仅此一点,就已经甩出中国大部分中小城镇很多条街了。

网上流传一种说法,说中国的房子有多少多少亿,够多少多少人住,这种说法乍一看有道理,但如果仔细分析,实际上经不起推敲。



如果考虑到地域和城际差距,鹤岗县城的房子,能和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市中心的房子对比吗?北上广深的医疗、教育和商业生活资源,拿来和其他普通中小城市对比,傻子都知道怎么选。

总体来说,一二线核心城市,特别是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房产依然是供不应求的,不然就没必要建那么多保障房。



在这些大城市里面,能够开通地铁的城市,必定都是人口、经济达到一定的规模以后,才有资格修建的。

并不是说,所有没有开通地铁的城市就一定很拉,但在拥有地铁的城市面前,普通中小城市,那确实就是小巫见大巫。

所以,一套房产如果是地铁房,从地区层面,就已经处在全国房产的前20%的头部城市以内了。



具体到城市内部,哪怕就是北上广深这样的超一线大城市,即使地铁线路众多,地铁网密集,但它也不是遍地都是地铁站的配置。

而那些地铁房所在的地段,之所以能够享受500米以内就拥有地铁站的配套,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这个房产所处的地段,要么是城市的核心商圈,要么是交通枢纽,要么就是城市重点打造和发展的潜力板块。

多数地铁房所处的地段,基本都是这一整座城市最值钱的那一批地段之一,未来城市房价行情来了,地铁房也往往是最先升值、升值幅度天花板最高的那一波。

在楼市下行周期,地铁房也更加扛跌,跌也跌不到哪里去,国家都舍得拿出上百亿在这个地段开通地铁,你跟着国家投个几百万在这里,难道会有什么大错吗?



从未来趋势看,任何城市的发展,它都是有一定上限的,也就是说,城区面积、城市人口它不可能是无限增长的,到了一定的饱和度和发展阈值,就很难再有更大的增量了。

相应地,地铁线路和地铁站数量,也是有限的,可以说地铁房被人占一套就少一套。

地铁房数量的有限性,也就是稀缺性,决定了其含金量和不可替代性。物以稀为贵。

随着城市的能级提升,城市人口素质和质量会更高,人们购买力也越来越强,而城市的的地块也会随之增值。

地铁房作为城市最拔尖的那一波顶配资产,又有很高的稀缺度,还能作为城市热钱和有钱人投资的蓄水池,那就是自然而然、理所应当的了。

因此,地铁房再怎么偏僻,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也是地铁房,含金量价值远高于普通房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