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治中,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做“nuclear option”,中文翻译为“核选项”。之所以用核武器的“核”字进行命名,是因为其在政治实践中,会极具杀伤力与破坏力。2013年,民主党占多数的美国参议院首次启动核选项,2017年,共和党占多数的参议院再度启动核选项。
韩国政治中,也有核选项,现在,李在明也想动这一大杀器。
5月1日,韩国最高法院推翻了首尔高等法院对李在明涉嫌违反《公职选举法》一案的无罪判决,要求首尔高等法院进行重审。首尔高等法院随后确定将于5月15日开庭。
最高法院的决定,为李在明的青瓦台之路再次增添了变数。如果首尔高等法院及最高法院在6月3日前完成对李在明的再审、终审定罪,那么李在明就无法担任总统了。
而如果李在明担任总统后,法院系统再判处他违反《公职选举法》,那么李在明的任职资格也会面临司法上的挑战。
对于后者,李在明一派现在准备修订《刑事诉讼法》,规定当某人当选总统后,便必须暂停对他的审判。
而对于前者,李在明一派现在正考虑使用弹劾手段。
韩国国会一共有300个席位,共同民主党独占170席。根据韩国宪法,经过半数在籍国会议员的同意,就可以发起对包括最高法院大法官在内的任一法官的弹劾案,被弹劾者会被即刻停职,并等待宪法法院的审理结果。
现任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是曹喜大,他由尹锡悦提名,是保守派。此次正是他宣读了要求首尔高院重审李在明的判决书。
如果曹喜大被弹劾,那么他会被立刻停职,直至宪法法院就弹劾案做出最终判决。
现在,共同民主党高层已经要求法院暂缓对李在明的重审,并向曹喜大及其他大法官发出了弹劾威胁。
5月5日,共同民主党选举对策委员会本部长尹昊重国会记者会上讲到:“法院应推迟在拉票期间内有庭审安排的候选人的庭审日期至大选之后……”
当记者问及共同民主党是否准备弹劾首席大法官及其他大法官时,尹昊重说:“若法院不予推迟,共同民主党将动员国民赋予国会的所有权限阻止司法部门发起政变”。
尹昊重使用了“政变”一词来形容法院系统对李在明的重审安排。他说“共同民主党将动员国民所赋予国会的所有权限阻止司法部门”,这里的所有权限,当然包括弹劾。
而且,国会弹劾权的直接来源是宪法,而不是国民。尹昊重却在此用“国民”代替“宪法”。这种措辞上的偷梁换柱,难免不让人想起最高法院于5月1日就李在明案做出重审安排后,李在明说“重要的是要听从民意”,而丝毫不提及法律。
尹昊重要求首尔高等法院推迟对李在明的重审,而最高法院下达的指示却是要求首尔高院“立即处理”。
对于首尔高院而言,最高法院的指示具有法定约束力。但是尹昊重的发言,却也有现实威慑力,因为国会也可以弹劾首尔高院中负责重审李在明的法官。一旦这些法官被弹劾,重审工作就无法推进,首尔高院就需要另外分配法官进行重审。
在这场听证会上,尹昊重还说:共同民主党在此表明将阻止高等法院审理该案的坚定决心。
与其说是阻止首尔高院重审,不如说是要迫使首尔高院无视最高法院指示。
另外,共同民主党也可以直接弹劾最高法院大法官,将曹喜大等保守派大法官尽数弹劾,迫使他们全部停职,从而让最高法院陷入瘫痪,这样一来,当首尔高院重审结束后,最高法院就难以完成二次终审。
共同民主党会用尽全力确保李在明的参选资格,毕竟,在党内初选中,李在明的得票率为89%。在博彩网站polymarket上,李在明当选下届总统的概率为79%,而韩德洙为11%,金文洙为6%。李在明的当选概率,在5月1日当天有过较大回落,随后再次拉升到先前水平。如果不是李在明当前面临司法风险的话,他的当选概率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