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部电影最大的绝望,就是连评价都不知道怎么评。
没多好,也没多差,像是在你面前摆了一洗脸盆的白米饭。
吃吧,能吃。但真吃完了,膈应几个月。
五一档好几部电影都是这样的情况,看完之后你会生出一种无力感,开始怀疑自我:这种电影拍出来是干吗的?
索性就不细聊了,再挑三部片做个简评,仅供各位影迷朋友做观影参考。
《人生开门红》
作为翻拍电影,《人生开门红》的本土化做得相当成功。
原版《替身演员》里的女明星和政客,被换成了女网红和传媒公司老板。(更推荐22年美版的《替身演员》,原因无他,女主萨马拉·维文着实惊艳。)
除了借鉴了阴差阳错让中年失意男子冒充女明星的情人这个故事框架之外,在主题方面,易小星几乎来了个翻天覆地。
《人生开门红》讽刺的是如今的网红经济以及直播带货。很直白,很辛辣,很敢说。
美食探店不给钱,建立人设,炒CP的各种剧本,传媒公司里的直播区、后期去、评论区一应俱全,直播带货的劣质肉肠反正吃不死人,网红可以换账号得留下,巨额赔偿款的乱象,一切流量为王等等······
乃至最后一刻,和他们一起对抗资本的跳楼女孩的男友,在直播间吃起了人血馒头。屠龙少年终成恶龙。
极尽讽刺。
这样的电影一定是有历史意义的。百年之后,当后人看到《人生开门红》时会了解到,哦,原来当时的人们还有这种日子呢?
作为一部商业片,易小星能有这份心,难能可贵。
但同时,作为一部定位喜剧的作品,在包袱上,我觉得它还有很大进步空间。
通篇看下来,没有多少处是真正能让人捧腹的,大部分情况下是在硬玩尬的。比如李宗恒的几处,短视频里我还是蛮喜欢宗恒的段子,但放在大银幕里,同样的逗乐模式,却是怎么看怎么别扭。
另外影片还有一个极大的问题,说教味有点重了,主要体现在最后的结局上。
愣是让常远扮演的周大江就站在舞台上,叽里呱啦说了半天。“老百姓得留多少个心眼儿”“人在做,天在看”“假的永远是假的”·······
这已经不是有点了,是太生硬了。
好好的电影,瞬间成了春晚黄宏的小品节目。
影片当中有场戏处理地就很好,孩子不好好念书,被已经成了网红的周大江批评。结果孩子反驳道,“大不了当网红 我也想为家人谋福利”。很可乐的桥段,但感慨也是瞬间拉满。
所以我十分不理解,导演都敢让跳楼女孩的男友啃人血馒头了,怎么到结尾反而不敢让观众自己琢磨了?
小孩子说出的那句“我也想为家人谋福利”,难道不比让周大江直白喊出的那些口号有力量一万倍?
现在的很多创作者,我觉得首先要做的,是相信走进影院的观众。这该是《人生开门红》作为一部讽刺喜剧最遗憾的一点。
《猎金游戏》
《猎金游戏》是否值得看,得分人。
如果你是股民或是金融从业者,这片我是持推荐态度。它可能会让你对这一行业增加些许认知,或者是让你产生某种生活的共鸣。同类型的片子,参考《大空头》。
影片在展示了股票是如何从诞生到被资本家操纵的基础上,展现了人性在其中的浮沉。
大量的桥段,都聚焦在前者。邱礼涛像个执着的金融讲师,把股票里的门门道道愣是要掰碎了喂给观众。所以如果作为一部入门级的金融科普电影,《猎金游戏》在我看来是相当不错的,至少它让外行知道,原来散户进去了,大部分人真就是被资本玩弄割韭菜的下场。
可如果你既不炒股也对金融行业相当无感,那我还是建议不要浪费时间去看了。影片中极多的术语以及操作,观影途中几度让我产生乏味的念头。
邱礼涛也怕观众感到枯燥,于是硬是在影片中插入了一些花边注水桥段,试图用人性阴暗面”的噱头缓解金融知识的无趣。
比如欧豪作为男主,在签单过程中,要经历“吃狗粮还是吃我”的艰难抉择。
涛哥想借此展现金融圈的乱象,可这种桥段分明早已是职场剧玩剩的套路,放在充斥专业术语的金融电影里,不合时宜得像一块补丁,有点低级。要真是吃狗粮能签大单,男主可能得排队到法国去。
又比如倪妮的戏份。影片中倪妮扮演的是刘德华的前女友。
费心思地给角色设计了一个老爸因男友推荐股票跌了从而跳楼的戏码,棒打了鸳鸯。
这个设定乍看是为了给两人的对手戏增加情感张力,实则这个角色的存在,无论是对影片的剧情推进,还是对刘德华角色的衬托塑造,都毫无帮助。
还真就是纯花瓶以及凑时长的。
而哪怕是多了这些桥段,我也不认为这就是有趣的电影。
一边是高密度的专业术语轰炸,生怕观众看不懂对赌协议与做空机制,另一边是生硬插入的情感线,与低级的猎奇桥段。
这么两条毫不相干的故事线,却愣是被邱礼涛捏合成了一部像模像样的电影,我还真有点佩服。
《幽灵公主》
《幽灵公主》是绝对的好电影,但不一定是适合所有人观看的好电影。
如果是抱着合家欢的态度,想着假期陪孩子看个优秀动画片消遣放松,那我还是建议慎重。
别被它“动画片” 的标签骗了。首先在画面上,无论是被邪神诅咒的动物那可怖的模样,还是男主被诅咒后的惊人力量对旁的人类肉体的斩杀,亦或大战中那一具具溃烂流脓的尸体,对儿童都太不友好。尤其还有那山兽神,它诡异的模样和身首异处的追逐戏,都堪称是孩子童年阴影般的存在。
再说故事,《幽灵公主》不是《熊出没》式的简单二元正邪对抗,也不是《冰雪奇缘》那般充满瑰丽想象的浪漫童话。而是一部将人类文明推进中对生态破坏的伤疤,撕开给人看的“反童话”式环保片。
另外请注意,它的时长,是五一档所有电影里,最长的。
这样一部电影,对部分成年人来说都缺乏“吸引力”,更别提对孩子了。因此,请务必谨慎带娃观看。
可如果是之前看过,这次是去影院朝圣补票,那么恭喜。无论是常看常新的故事,还是美丽绚烂的画面,哪怕是闭着眼听它史诗级的配乐,《幽灵公主》都是值得反复品味的经典之作。
虽然颇具深度,但叙事上却几乎是宫崎骏作品中最简单的一部。两方势力,三个人物,徐徐道来。
两方势力,是人与兽。人类文明发展,炼铁破坏森林。山兽保护家园,与人类开战。
四个人物。
幽灵公主是被山犬养大的森林代表,女城主是吹响进攻号角的人类代表。
我们的男主阿席达卡则是一个中立方、调和者,他不希望看到人类与山兽开战。你也可以认为阿席达卡代表的就是宫崎骏老爷子,希望人类和山兽能和谐共生。
山兽是为生存而战,人类也是为生存而战。
阿席达卡不知道他该帮谁,一如宫崎骏还是把问题抛给观众。
山兽神的加入,堪称妙笔。我会将它看作是地球。对山兽神而言,无论是人类胜,还是山兽胜,对它都没所谓。可一旦两方的战争中让山兽神受到伤害,那么这世间的一切便都将迎来毁灭。
时至今日,虽然各种环境新闻频出,全球变暖,海洋垃圾,冰川融化,极端天气增多······可对生活在钢筋铁笼的我们来说,其实没有多少人真正会去在乎这些。
这也是我为什么说《幽灵公主》不一定是适合所有人观看的好电影。
对这种类型的作品,我向来持悲观态度。因为对忙碌于柴米油盐酱醋茶,整日为生活奔波的我们来说。环保,还是太远了。
亚马逊雨林确实在燃烧,所以呢?明天班不上了?
商务/阿乐(微信:pachongsw1)
进影迷交流群加微信:caodahua1994
期待您点个在看,分享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