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二十四节气的立夏,上午9点,2025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简称“等级考”)以化学科目起,开启了2天六门学科的考试。考生普遍反映,物理和化学难度都提升了,而思想政治相对简单,这也难怪,这两年无论是专业对选科的要求,还是高校加大理工科招生力度,都离不开物理和化学。
上海高考总分数66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各150分,共计450分,从物理、化学、思想政治、生物学、历史、地理这六门学科中选择三门,按照等级赋分,最高单科为70分,共计210分,占高考总分数的近三分之一,等级考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从2021年9月新高一起,上海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全面实施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材的的显著特点是向全国教材看齐,内容增多,难度增大。以物理教材为例,新版教材把原来拓展型课程换成选择性必修课程,内容上做了较大调整,导致新版高中物理教材选择性必修的学习难度变大,等级考的学生前期学习压力增加。
从2024年的等级考情况来看,化学学科题目并不太难,但题量比较大,审题也要花点时间,比模拟卷难一点,有的题目挺新颖。对于物理学科,比较普遍的反应是,难度提高了很多。但也许是第一届考生的缘故,从2025年的试卷来看,考生比较普遍的反映是,物理和化学难度有了提高,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迷惑性题目较多,挖坑多,不小心就会丢分。”
这次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对试卷的深度评析就可以看出。2024年上海物理等级考“试题以情境导向为特点”,而2025年提升为“情境”统领试题,共创设了六个主题情境,分别侧重于物理实验、物理学史、物理模型、成果应用等,在每一个主题情境下,设计数目不等的与情境密切相关的试题,题型包括选择、填空、计算、简答和论证等,形式丰富,功能互补。一句话,就是试题更灵活了,仅靠死记硬背或做题,难以得高分。
化学试卷的命题思路也如出一辙。化学试题精心创设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注重创设真实情境,以递进式设问引导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考查学生在复杂情境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设计注重开放性和综合性,为学生提供了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空间,鼓励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并规范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化学试卷竟然有十页纸,就是阅读量就是一道坎,很多考生感叹“化学等级考陷阱题超多”。
物理、化学等级考难度提升背后,是全社会对理工科人才有了新需求和新要求。近年来,社会对理工农医类人才需要增大,而对文科招生在不断减少。以复旦大学为例,正在对本科招生结构进行调整,将文科招生比例从30%-40%下降到20%,同时将理科、医学、新工科及交叉学科的招生比例均调整为20%。而理工农医等专业在选科要求上,基本上要求“物理+化学”双选。
2021年,教育部公布了新版本科专业选考科目要求,理工农医四大类专业基本需要双选物理和化学,“物理+化学”能覆盖超93%的专业。《上海市2024年普通高校本科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显示,共有21229个专业,其中不限选科有9895个专业,要求物化双选的有9124个专业,占比42.979%,单选物理要求1131个,想要报考理、工、医等相关专业,要物化双选才行。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今后几年高考人数的持续增加以及选考物理人数的增多,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和高校招生政策的调整,物理和化学试题的难题不会下降,将更加灵活。
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