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9日,白宫办公厅主任史蒂芬·米勒向媒体透露,特朗普计划在执政“第二个100天”,推出一系列“史无前例的险招”,包括扩大对华关税范围、升级俄乌冲突中的经济制裁,以及切断与“不合作国家”的金融联系。
毫无疑问,在特朗普刚上任的第一个100天时间里,就已经闹得美国及其盟友圈鸡飞狗跳的情况下,白宫的这段发言,无疑进一步让很多人“悬着的心”终于是死了。全球市场再度震荡。
我们先来说这次白宫透露的一些消息。按照白宫办公厅主任这边的说法,第二个100天,害死延续“极限施压”,基本上可以用几个字来形容,关税、关税、还是关税。对贸易逆差国,继续实施最高24%的关税处罚,这里面包括了已经下跪的日本,也包括了还在内讧的欧盟。然后是对60多个股价地区加征10%关税,别问,问就是“美国亏了”。
而在对华关税战问题上,特朗普继续以“支持俄罗斯军事行动”为由,对中国20家科技企业实施次级制裁,并威胁将冻结其在美资产。后者这一点很致命,了解西方冻结俄罗斯资产事情的,应该也都知道,这是一个近乎两败俱伤的打法。攻击性极强,且不计后果。
现在,我们来讲讲大家最关心的问题。特朗普还要继续把“关税战”打下去,继续和朋友翻脸。到底是在虚张声势的吹牛,以寻求谈判筹码。还是真的有什么新“底牌”可以用?
个人感觉,更像是基于个人私欲的吹牛。从政治上来说,美国当前通胀严重、撕裂程度加剧,即将到来的2026年美国两院选举,共和党失败可能性很大。因此,特朗普急切需要制造“外部敌人”,来转移民众对经济滞胀、政府裁员等国内矛盾的关注。而这些政策,就是在给自己的基本盘展示“强硬态度”。而从利益角度来看,政策波动制造的股市震荡,已成为特朗普家族的套利工具。其名下媒体集团股价在关税政策反复中单日暴涨22%,个人财富激增数亿美元,白宫“股神”名号,不胫而走。
如果说有什么某种意义上的“底牌”,那大概率不是“红脖子”好忽悠,就是美国社会的低人权优势。纵观特朗普给“红脖子”们画的大饼,本质不过是权力幻觉。美国制造业空心化已深入骨髓:本土服装业93%依赖进口,重建生产线需10年;半导体产业45%的关键设备需从中国进口,关税反而加剧“芯片荒”。所谓“让制造业回流”,不过是饮鸩止渴的政治表演。
当然了,如何看待特朗普还要继续“作”下去,我个人是支持的,特朗普这些行为,不单单是在消耗美国的国力,更是在引爆内部更大的暴力冲突。随着经济恶化与社会对立加剧,针对权力核心的袭击风险陡增。白宫平面图泄露事件暴露安保漏洞,而特朗普将暴力归咎于“民主党煽动”的叙事,进一步激化政治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