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赟生病,令杨丽华的父亲杨坚到宫中侍候陪伴。杨丽华了解到她的父亲杨坚有异心,心中很不满,在言辞神态中表现出来,反对父亲、大丞相杨坚专权。



开皇元年(581年),杨坚篡夺北周,建立隋朝,为隋文帝。杨丽华一时无法接受,对此很是愤恨。隋文帝没有责备她,心中对她很愧疚。隋朝建立,册封乐平公主。隋文帝和独孤皇后商量将杨丽华改嫁,杨丽华坚决不同意,此事作罢。杨丽华与宇文赟的女儿宇文娥英,到了婚嫁的年龄。幽州总管李崇之子李敏被杨丽华相中,选为女婿,为之讨来柱国之职。大业五年(609年),病逝于河西,年四十九岁。临终前嘱托隋炀帝,将自己的现有食邑,转赐给李敏。隋炀帝回到长安,将杨丽华与宇文赟合葬在定陵。

2.天元帝后朱满月(547-586年):吴郡吴县(今苏州市)人。其家获罪入宫,为东宫尚服宫女。当时,朱满月比太子宇文赟大12岁,因其相貌出众和出色的管理能力,受到了太子的宠爱‌。建德二年(572年),为宇文赟生下儿子宇文阐。宣政元年(578年),宇文赟继位,为北周宣帝。大成元年(579年),禅位于其子宇文衍,为静帝。宇文赟自称天元阜帝,封朱满月为天元帝后、天皇后、天大皇后,仅次于元配皇后杨丽华。



大象二年(580年),宇文赟逝后。儿子静帝宇文阐即位,尊为皇太后。大定元年(581年),隋国公杨坚篡位建隋,静帝被害,朱满月出家为尼,法号法净。隋开皇六年(586年),朱满月去世,年四十岁。隋文帝按照尼姑的礼仪,把她葬在长安北边。

3.天中皇后陈月仪(?—565年):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县)人。上柱国、大将军陈山提的第八女。生得花容月貌,娇艳欲滴。承光元年,随父进入长安。大象元年(579年),选入宫中,封为德妃,后封为天左皇后、天左大皇后、天中大皇后。

天元皇帝宇文赟宠爱贵妃尉迟炽繁,按照汉赵皇帝刘聪的旧例,将皇后数量由四个改为五个,封陈月仪为天中大皇后。陈月仪与天右大皇后元乐尚同时选入后宫。两人同年,宠爱与礼数相同,同时册封,感情相当好。大象二年(580年),宇文赟病逝,出家为尼,法号华光。隋朝时,只有陈月仪与元乐尚活到唐高宗永徽初年,病逝于长安。

4.天右皇后元乐尚(565—?年):鲜卑族,河南洛阳人。出身北魏皇室,是魏宗室开府、翼国公元晟的二女儿。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宫廷教养,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容貌美艳如花,以礼待人。大象元年(579年)六月,十五岁被选入宫,册封为贵妃,一直备受宇文赟的宠爱。有皇帝的盛宠,元乐尚却没有恃宠生娇,在后宫中颇有贤名。



北周宣帝继位,册为天右大皇后。她和宣帝皇后之一的陈月仪,同时被选入宫中,又都被册封为相等地位的贵妃位号。继后升为皇后,和册后大典,都和陈月仪同时同天举行。北周宣帝宠擅两人,各方面的待遇和礼数都相等,两人又同龄,这许多的巧合和共通点,使得两人感情非常好。大象二年(580年),宇文赟病逝,出家为尼,法号华光。隋朝时,只有陈月仪与元乐尚活到唐高宗永徽初年,病逝于长安。

5.天左皇后尉迟炽繁(566-595年):京兆郡长安县(今陕西西安市)人,蜀国公尉迟迥孙女。生得花容月貌,妖冶迷人。原本是西阳公宇文温的妻子,宣帝宇文赟即位,尉迟炽繁以宗室命妇的身份进宫朝见。宇文赟见其貌美,灌醉后将其奸污。



其父为了家族的安全,将她送进了宫中,封为长贵妃‌。她的丈夫宇文温也被“莫须有”罪名处死‌。大象二年(580年),册立为天左大皇后。宣帝病逝后,和天中皇后陈月仪、天右皇后元乐尚出家为尼,法号华首。开皇十五年(595年)病逝,年三十岁。

题外话:北周宣帝宇文赟一口气封了五大皇后

宣政元年(578年)六月,北周武帝宇文邕去世,皇太子宇文赟即位,为北周宣帝。宇文赟即位后,沉湎酒色,下诏仪同以上官员的女子不许嫁人,以供自己挑选,最终有五位皇后并立。分别是天元大皇后杨丽华、天大皇后朱满月、天中大皇后陈月仪、天左大皇后尉迟炽繁、天右大皇后元乐尚。此举打破前赵皇帝刘聪“三后并立”的记录。

大成元年(579年)二月,宇文赟下诏传位于长子、年仅六岁宇文衍,为北周静帝。自称天元皇帝,杨丽华为天元皇后,住处称为“天台”。整天饮酒作乐,左拥绝色,右抱美人。由于纵欲过度,嬉游无度,导致宇文赟的健康恶化。大象二年(580年)五月,宇文赟病逝,年二十二岁,谥号宣皇帝。大定元年(581年),丞相杨坚趁静帝年少无能,废黜宇文阐而自立(静帝被隋文帝弑杀),改国号为隋,致使北周灭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