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关系好不容易刚有点缓和的意思,日本这次突然搞事,把原本不错的气氛全打破了,5月3号,日本有些右翼分子开着一架小飞机,突然闯进了中国钓鱼岛的领空。
中国这边马上做出了回应,中午的时候,4艘中国海警船开进钓鱼岛海域巡逻,其中一艘还放出了自己带的直升机。
更值得注意的是,日本这次的举动带了个坏头,看到中国出动海警,日本政府不但没收敛,反而立马派出了两架F-15战斗机过来,态度特别强硬、嚣张。
日本直接派战斗机介入,明显是在升级挑衅,这事性质也变得更严重了,但其实他们应该明白,这么激化矛盾,最后吃亏的只会是自己。
而中国这边一直很克制、很理性,每次日本想闯钓鱼岛,中国都是驱赶对方,从来没做过威胁他们安全的事。
其实不是中国做不到,论空军实力,中日谁强谁弱一目了然,现在中国的歼-20战斗机已经开始大批量装备,用来保卫国家领土完全没问题。
而且还有个细节值得注意,这事儿发生在上午11点19分,中方通报说日本飞机在11点24分就飞走了,前后不过5分钟。
而中方的舰载直升机也是在这之后才起飞的,按这个节奏来看,中国的空军力量很可能在5分钟内就已经紧急起飞,开始驱赶日本飞机,这说明中国的反应速度和部署能力已经成了常态,
这一次两边虽然有摩擦,但都还在控制局势,没有让事态升级,不过这也不代表以后就不会更紧张,这次“5分钟驱离”虽然没变成军事冲突,但已经给大家敲响了警钟。
要知道日本首相石破茂刚上台的时候,好像一副要改善中日关系的样子,让外界以为中日关系至少在他任期内能缓和,结果没想到,日本还是成了美国反华政策的“马前卒”。
事情发生后,5月3号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也专门找日本外务事务次官船越健裕,正式提出了强烈抗议。
“钓鱼岛和它附属的那些小岛,本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如果日本还要搞什么挑衅动作,中国一定会坚决反击,绝不会让步,维护我们的主权和海洋权益。”
很明显,钓鱼岛属于中国,这点没得争论,那日本明知道在钓鱼岛上根本占不到中国的便宜,为什么还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挑衅呢?
笔者认为,日本最近在钓鱼岛附近闹事,主要还是想做个样子给美国看,摆出一副“反华先锋”的姿态,好让美国总统特朗普觉得日本还有用。
日本就是想用这种方式换取美国在贸易上对他们网开一面,别对日本加收关税,为此石破茂也愿意继续当“反华急先锋”。
因为5月3号那天,特朗普政府宣布对汽车零部件加收25%的关税,这一下直接打击了日本经济最重要的汽车产业。
日本首相石破茂当天就公开批评美国,说这个关税“不能接受”,还说会继续要求美国重新考虑,要知道在5月1号,日本才刚和美国谈过新一轮关税问题。
在这次谈判里,美国提出的“对等关税”其实就是让日本单方面放宽农产品进口,自己却死活不肯在汽车、钢铁这些日本最关心的领域让步。
对于日本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极其糟糕的情况,因为在日本对美国的出口商品中,汽车及其零部件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几乎达到了三分之一。
如果美国决定对日本汽车征收高达25%的关税,这将对日本的汽车制造商造成巨大的打击,这样一来,日本车企的成本会急剧上升,。
更令人头疼的是,日本的汽车产业链极为庞大且复杂,涉及的中小企业数量高达约六万家。
这些企业不仅涵盖了从零部件制造到整车组装的各个环节,还与上游的钢铁、铝材等原材料行业紧密相连。
因此一旦产业链出现问题,其冲击波将广泛扩散,影响到整个制造业生态系统,从供应链的最底层到最顶端,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受到波及,导致生产停滞、就业减少等一系列连锁反应。
说到底,现在日本国内那些主张“亲中”或者“中立”的人,其实都觉得应该和中国搞好关系,但在美国特朗普政府对全世界加征关税的大环境下,日本经济压力已经大得快扛不住了。
日本的一些右翼分子就不希望中日关系变好,所以才搞出了这次钓鱼岛的事,给两国关系又添了新麻烦。
如果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还这么固执,不肯让步,那中日关系就别指望有什么进展了,连想保持现在的稳定都很难。
要是日本一味挑衅,真把事情闹大,踩到中国的底线,那中国肯定不会手软,毕竟这关系到领土、国家主权和地区的安稳,日本最好别小看中国的态度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