跖疣是什么?

跖疣是一种发生在足底的常见皮肤疾病,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发。初起时,它常表现为细小、发亮的丘疹,随着时间推移,会逐渐增大至黄豆大小甚至更大 。


外观特征

疣体表面粗糙,角化明显,呈现出灰黄色、污褐色或正常皮色,外周绕以稍高的角质环。用小刀削去表面角质层后,可见疏松的角质软芯,其中有散在的小黑点,这其实是乳头血管破裂出血后形成的血栓。

好发部位

好发部位:多出现于足跟、跖骨头或跖间受压处。因为这些部位长期承受身体重量,局部皮肤易因摩擦、外伤等原因出现微小破损,为HPV的入侵创造条件。

传染性

具有传染性,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皮损处传播,也能通过共用拖鞋、脚盆等间接传播,还会因自身搔抓,导致病毒接种到其他部位,引发新的疣体。

药物治疗

1.剥脱性药物

(1)水杨酸:较高浓度的水杨酸(15%~60%)具有溶解软化角质的作用,可使疣体软化、脱落。患者可自行外涂,通常连续使用2~3个月。不良反应为轻度的皮肤刺激。该治疗方法有刺激性灼伤的风险,不适宜用在面部。

(2)三氯醋酸:对皮肤组织有化学性凝固作用,使局部发生组织坏死和体积萎缩,常用浓度为30%和50%,适用于体积较小的丘疹型疣体,在扁平疣及尖锐湿疣中使用较广,可用于孕妇。过量使用可能会造成瘢痕,可使用凡士林保护周围皮肤,也可涂用中和剂(如5%的碳酸氢钠)减轻过强的酸性刺激。

2.细胞毒性药物

(1)鬼臼毒素:鬼臼毒素是一种抗有丝分裂的药物,具有细胞毒性,可以导致疣体细胞坏死,有0.5%鬼臼毒素溶液和0.15%鬼臼毒素乳膏两种剂型。每日局部使用两次,连续3 d,随后停药4 d,最长可使用4~5周。对于柔软、非角质化的较小疣体效果较好鬼臼毒素有致畸作用,孕妇禁用。

(2)博来霉素:博来霉素是一种抗肿瘤药物,可与细胞DNA结合,防止胸腺嘧啶掺入。主要用于顽固性、复发性寻常疣,疣体内注射治疗,每次0.1~0.2 ml,每周重复3次。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治疗期间和注射后48 h内的疼痛、水疱、炎症后色素沉着以及角化过度,通常几周后色素沉着可消失。博来霉素有致畸作用,孕妇禁用。

(3)5-氟尿嘧啶:5-氟尿嘧啶是一种阻止DNA合成的抗代谢药。治疗方法为外用1~3次/d,连用6~8周,或皮损内注射,每周1次,连用6周。不良反应有局部炎症反应、疼痛、烧灼感和溃疡、色素沉着及眼部刺激症状等。5-氟尿嘧啶有致畸作用,孕妇禁用。

3.免疫治疗

(1)咪喹莫特:属于局部免疫活性增强剂,可刺激干扰素及其他细胞因子的产生。对柔软、非角质化的疣体效果较好。使用方法为隔日1次涂抹于疣体组织,睡前外用,3次/周,用药6~10 h后,以肥皂水清洗用药部位,最长可用至16周;孕妇禁用。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局部刺激如瘙痒、灼痛、红斑、糜烂,少有色素减退。

(2)干扰素和微生物抗原:干扰素具有抗病毒、抗增殖和免疫刺激的作用。局部皮损内注射可用于复发顽固病毒疣的治疗近年也有采用微生物的单一或混合提取物,如念珠菌、卡介菌、麻疹病毒等抗原提取物,皮损局部注射治疗。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为低热和流感样常为一过性反应,一般对症处理即可。

药师提醒

跖疣是具有传染性的,患者要加强健康教育,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各种原因的皮肤损伤,降低病毒定植的机会,积极治疗,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一审: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主管药师 刘晓莹

二审专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副主任药师 罗红英

作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药学部 黎桂芬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