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有网友爆料,其在迎春街火车站遭遇停车场“闭门羹”体验!
上午,9点多。当时网友开车至迎春街火车站送行客人。在即将进入火车站停车场时,看见门口有两名人员(无穿戴任何工作服)正在把隔离栏杆放置在停车场门口。
看见停车场内还有不少空余车位,网友告诉现场人员:要开车进停车场!该现场人员面无表情回答:不让进!网友再次询问:为什么停车场有车位不让进去停车?该现场人员一脸冷漠回答:不让进。全程面部无表情,无任何解释。
网友无奈,只好将车停在旁边路旁送行客人。
网友给平台反映情况说:就是个简单出行,没想到这个人态度竟然这样,让人无法理解。板着脸,不解释,不让进!假期的好心情,一下子就没了,太扫兴了。希望地方单位能注意改善一下这个窗口的服务!
笔者看到,刚刚结束的五一假期,全国各地景区,旅行社及地方政府都在想尽一起办法,穷其一地之所能,做好服务。重庆荣昌区为了拉动地方消费,景区免费、公交免费、开放政府食堂,别说停车场免费,就连马路上停车也免费;更有湖北宜昌王女士一行四人由于酒店客满,免费入住到宣恩县文旅局局长王菊芳家中。
节假日客流高峰并非不可预见,火车站作为城市窗口,停车场管理理应提前预案。即便有特殊情况,最基本也要做好及时告知,明显位置放置告示牌以及相关接待说明工作。
但现实是:
1、临汾迎春街火车站停车场信息不透明:停车场门口未标明“满位”,也没树立告知牌,或者附近备用停车场,导致车辆在入口产生拥堵;
2、服务缺位:工作人员既未主动解释,也未协助协调,对网友询问态度冷漠,置之不理;
3、资源浪费:停车场内实际仍有零星空位(透过栏杆可见),但管理僵化,未能灵活调度。
冷漠态度背后的服务意识缺失。
比“不让进停车场”更令人愤懑的,是服务链条的断裂。火车站作为公共设施,承载着旅客对高效、有序的基础期待。而现场工作人员的冷漠,暴露出两个深层问题:
培训不足:应急场景下的话术与协作流程明显缺失,工作人员基本没有培训过,只会说三个字“不让进”!
窗口形象:回答问题不经过思考,简单;忽视主动协调、信息传递,热情服务等分内职责!
此次网友经历留下遗憾,反映问题也是希望地方窗口单位人员加强管理。
网友建议:
动态管理:高峰时段开放临时停车区或增设预约通道;
人性化服务:在满位时提供周边停车地图、短时接驳车等替代方案;
监督机制:设立投诉反馈渠道,将服务态度纳入考核。
假期出行本就不易,公共服务若只剩“冷脸”和“甩锅”,损害的不仅是旅客体验,更是城市整体形象。希望下一次抵达时,听到的的不是“不让进”提示,还有一份解决问题的诚意。
来源:临汾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