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剧柏含



近日,据南京交警的消息在江苏南京的雨花台区,早高峰期间,民警发现一名驾驶员将车辆设置为辅助驾驶模式。然后,双手离开了方向盘。

民警发现之后,对这位驾驶员进行了批评,并给予警告处理。这件事它不仅暴露了部分驾驶员对智能驾驶技术的盲目信任,更折射出当前《交通法规》跟驾驶习惯之间的深层矛盾。

这一段时间以来,就这位司机的行为快慢已不是个例。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现在新能源车辆越来越多,类似这种放手驾驶甚至车内睡大觉的现象真的是屡见不鲜。很多驾驶员误将辅助驾驶等同于自动驾驶,认为车辆可以完全应对各种复杂的路况。

其实,我们早就说过技术不是万能的。当前市面上的辅助驾驶系统仍然是依赖于驾驶员来实时监控,它没有办法独立处理突发情况。

比如,突然间行人横穿马路、车辆加塞等等。交警在事件中强调方向盘,该把好就要把好,该看路还得看路。 而这种现象更深层的矛盾就在于驾驶员对法律责任的认知模糊。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驾驶的时候使用手机是属于违法行为,可处警告或者罚款,如果引发事故,还需要承担民事或者刑事责任。

但这个司机仅仅是因为初犯,也没花钱也没扣分,只是被警告,没受到什么实质性的处罚。这种宽容可能会削弱法规的威慑力,助长部分智能汽车驾驶员侥幸心理。



而且,当前交通法规对分心驾驶的界定,仍然停留在传统的驾驶场景,对智能技术的适配性是不足的。比如法律明确禁止明确禁止双手脱离方向盘,但是没有细化辅助驾驶模式之下的具体操作规范。

而且,很多车企在宣传中经常强调智能系统解放双手,经常发出这个口号。它就弱化了技术的局限性,导致用户产生认知偏差,以为跑高速啊。社区跑的时候真的可以解放双手,殊不知这是很危险的。

另外,监管手段也亟待升级,传统的执法是依赖交警现场巡查的。这次南京交警现场巡查的时候,发现了就难以实施捕捉短暂的分心行为。而智能汽车内置的摄像头、传感器这些设备其实是可以用于监测驾驶员状态的。

比如,眼球追踪手部动作识别。它能追踪到,但是相关数据怎么跟交管部门进行联动呢?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机制。所以,其实需要尽快的出台针对智能驾驶的专项的法规,明确辅助驾驶模式之下驾驶员的权利和义务。

比如可以参考欧盟的规定。欧盟规定驾驶员在启用辅助功能时,需要保持手不离开方向盘。例如,欧盟强制要求特斯拉方向盘压力传感器升级,确保驾驶员手不离盘。此外,欧盟发布的新法规(EU)2024/2689正式允许L2+级别的NOA功能上路,该法规规定DCAS是辅助驾驶员的L2级自动驾驶,功能可以在城市、高速、乡村等工况开启(由制造商自行申报范围),不允许自主换道等。

否则,系统自动发出警报并逐步减速。同时,对车企的宣传也得加强监管,禁止使用什么自动驾驶解放双手,这种误导性的术语,要明确技术能力的边界。 而且车企其实应该在智能多智能、多科技化,多么科幻都应该让位于安全,应该优化车辆的安全设计。

例如,特斯拉驾驶员注意力监测系统,通过摄像头检测驾驶员的视线,如果发现驾驶员分心了,立即发出提示并记录数据。这种技术可以强制推广,并跟交管平台联网,为执法提供依据。

另外,可以通过保险机制来激励安全驾驶,就是对频繁违规者频繁分心驾驶、频繁双手离开方向盘的。对这些人,要提高保费,反之则降低费率。

督促驾驶员安全驾驶。 而且安全意识的培养还得从源头抓起,就是驾校学车的时候也得增加智能驾驶技术原理风险案例教学,避免学员们过度的依赖这种所谓的智能辅助系统。

总之,智能驾驶的初衷是提升司机的安全性舒适度,而不是为人类甩锅责任,无论技术如何进步,方向盘背后的人始终都是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科技现在这么进步这么快,到时候让车变聪明了,但开车的人不能变笨啊!

道路安全没有捷径,每一次分心都可能会付出生命的代价。在智能时代,我们需要用理性与敬畏守住安全的底线。

(作者:剧柏含 系国家二级作家 高级书画师 高级政工师职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