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峡网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执政将近百日,然而俄乌冲突并未如他竞选时所宣称的那样,在他 “上任 24 小时内” 就结束。4 月 25 日,美国《时代》周刊发表特朗普执政百日的专访报道,特朗普承认所谓 “24 小时内结束俄乌冲突” 是 “开玩笑”,是一种 “比喻”、一种 “夸张” 的表达。而当特朗普在 4 月 26 日于梵蒂冈参加教皇方济各葬礼期间,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进行了 15 分钟的一对一会晤后,其态度更是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佩斯科夫(资料图)
在此之前,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在俄媒播出的一段采访中表示,特朗普对乌克兰冲突的许多看法与俄罗斯的立场基本一致,解决乌克兰问题的工作仍在推进中,但不能以公开的方式进行。可特朗普在与泽连斯基会晤几小时后,突然在社交平台上指责俄罗斯对乌克兰继续轰炸,质疑俄总统普京 “也许并不想停止冲突,只是敷衍我”。这一言论与前一天他声称 “俄乌非常接近达成协议” 的积极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据英国《卫报》报道,特朗普 4 月 27 日在美国新泽西州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对俄罗斯继续攻击乌克兰感到失望,并表示他与泽连斯基的一对一会谈进行得很顺利,称泽连斯基 “想为自己的国家做点好事” 并且 “正在努力工作”,同时表示自己对俄罗斯在普京与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会谈后继续空袭乌克兰感到 “惊讶和失望”,这是特朗普连续两天对俄罗斯表达不满。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特朗普 26 日在社交平台发文称,俄罗斯 “不断升级对乌克兰的轰炸,让他担心俄罗斯不想结束冲突”,他对普京发出了严厉的谴责,并威胁对莫斯科实施新的制裁,还表示 “希望普京能够停火并坐下来签署协议”,暗示这一目标将在 “两周内” 实现。
特朗普(资料图)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特朗普在与泽连斯基密谈后态度发生如此大的转变?或许泽连斯基在会谈中向特朗普传达的信息起到了关键作用。泽连斯基一直以来都坚决拒绝俄罗斯提出的一些停火条件,在 5 月 3 日,他再次拒绝了俄罗斯总统普京提出的 72 小时停火提议,坚持应尽快实现 30 天停火,称乌方与美方在沟通后共同认为,至少 30 天的停火应该是和平解决俄乌冲突的 “正确的第一步”。他还在与记者交谈时称,乌克兰无法 “确保” 参加俄罗斯胜利日阅兵式的世界各国领导人的安全,其种种言论都展现出一种强硬的姿态。
特朗普上台后,在俄乌问题上的态度一直较为模糊且多变。他一方面试图推动俄乌和谈,多次派遣特使与普京会谈;另一方面又对乌克兰时而威胁暂停援助,时而又有接触。此前,特朗普政府已通知美国国会,计划批准通过直接销售的方式,向乌克兰出口价值 5000 万美元的国防相关用品,这一动作与美乌两国同日签署的矿产协议形成呼应,标志着美国对俄乌冲突的干预策略发生重大转向,从拜登时期的无条件军事援助,转向以经济捆绑为核心的有限介入。
泽连斯基(资料图)
而此次与泽连斯基的会谈,可能让特朗普意识到,乌克兰在目前的局势下,并不愿意轻易接受俄罗斯的条件,且乌克兰背后还有诸多复杂的利益关联和国际压力。如果美国想要在俄乌冲突中继续保持影响力,完全倒向俄罗斯的和平方案并非易事。泽连斯基的一番表述,可能让特朗普重新审视了美国在俄乌冲突中的角色和利益,从而导致其口风突变,开始对俄罗斯的军事行动表达不满并威胁制裁。但特朗普的这一态度转变究竟是实质性的政策转向,还是仅仅为了安抚泽连斯基及欧洲盟友而作出的姿态,仍有待观察。毕竟,过去他在诸多问题上的态度都曾出现反复,其最终行动才是判断其真实立场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