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上海旅游大数据监测报告揭晓“五一”假日文旅市场“成绩单”:申城共接待游客1650.06万人次,同比增长1.61%;含“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的旅游交易总额达201.1亿元,同比飙升10.20%;宾旅馆客房出租率达73%,较去年同期提升6.5个百分点。从夜游经济到演艺狂欢,从分众化服务到全域化体验,申城以多元创新的文旅生态,展现出国际大都市的独特魅力。
供给侧多维创新 全时段全场景引流
假日期间,上海以“食住行游购娱学”七大场景为支点,推出系列创新举措。夜游产品成为“夜经济”主力军,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大闹天宫》主题烟花秀、金山城市沙滩国际音乐烟花秀等项目点亮夜空,其中金山沙滩烟花秀登上抖音同城热点TOP5,带动滨海地区酒店入住率飙升至87%。
政策红利与市场需求同频共振,“乐游上海”消费券第三轮核销叠加区级补贴,单日核销金额破150万元;松江区12家监测饭店客房出租率达72.63%,广富林宰相府酒店连续满房。
乡村古镇解锁“国潮+自然”新玩法,廊下郊野公园牡丹节、朱家角古镇非遗咖啡周等活动,让近郊旅游热度攀升。
演艺经济更是“顶流”担当,660场营业性演出吸引74万人次观演,票房收入同比增长59.41%,米哈游“星铁LIVE”演唱会三天吸引3万粉丝来沪,人均消费超3000元。
需求端精准触达 分众化服务彰显温度
针对不同客群,上海文旅市场推出定制化产品。银发旅游持续扩容,长宁区“银发旅游专列”、豫园银发游园会等项目,搭配无障碍设施与特色线路,满足老年游客需求;亲子游深挖都市资源,上海国际花展“遛娃攻略”、野生动物园“萌兽出圈”活动,带动国际旅游度假区酒店入住率涨幅达13%。
小众需求同样被精准捕捉,气象局与文旅局联合推出气象旅游产品,环球港COSPLAY盛典、外滩宠物市集等活动,为二次元爱好者和宠物主人打造专属体验。
业态融合纵深发展 全要素消费生态成型
“票根联动”模式激活跨业态消费,浪琴环球马术冠军赛与世博文化公园推出套票、打卡章等联动活动,虹口区“票根经济”联盟带动凯德虹口商业中心客流增长50%。
节事活动“抱团发力”,“五五购物节”与文旅消费周协同,邮轮文化旅游节28项活动吸引3.2万人次出入境,同比增长27%;国际咖啡文化节以“咖啡+演艺+非遗”打造无界社区。
复合产品备受青睐,浦江游览“舌尖上的春日航班”“悠游苏州河”宠物友好航线等创新业态,以及“住宿+餐饮+活动”套餐,均实现销量暴涨。
全域场景焕新 文化温度浸润申城
城市地标与街区纷纷升级,东方明珠新增华为体验空间,武康路非遗市集、愚园路喜羊羊快闪等活动,吸引游客“重游打卡”。
文博场馆成为文化“打卡圣地”,上海博物馆古埃及探秘、浦东美术馆陈逸飞回顾展等40余场展览,搭配“社会美育大课堂”,让文化体验可触可感。
服务细节彰显城市温度,Shanghai Pass一日通票便利入境游客,黄浦区“CITY WALK”深度体验活动、闵行区敬老公益电影放映,让游客感受“有温度的旅行”。
从黄浦江畔的璀璨灯火到古镇郊野的烟火气息,从万人狂欢的音乐盛宴到沉浸文化的文博之旅,这个“五一”假日,上海以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书写了消费升级与城市魅力的双重答卷。
原标题:《申城“五一”假日接待游客1650万人次,消费总额突破200亿元》
栏目编辑:裘颖琼 图片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杨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