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厦门的房产自媒体们接到任务,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卖力宣传厦门楼市火爆热销的场景。有的说“杀疯了”,有的说“卖爆了”,有的说“去化九成”,有的说“两栋全罄”。总之从表面上看这些新盘都卖得非常好,去化率相当高。
然而楼市凉了这么些年,现在旁观者们不好糊弄,大家站在一旁讨论:是不是销售情况真的如此火爆?明眼人都会灵魂发问:第一,这些房子是拿钱买的,还是拿房票换的?第二,这些楼盘到底是商品房还是安置房?
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其实不言而喻,当厦门铁了心要在推广房票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商品房就已彻底加入安置房的行列。以前建设安置型商品房之时,最起码在土拍前,在规划时就区分得很清楚,安是安,商是商。而现在不管原来是安还是商,一股脑儿都交到了拆迁户的手上。
毫无疑问,在房票加持下,厦门的新盘在短期内必然会有一番火爆“热销”的好时光。只要拆迁不停,房票不停,就有“拆迁富”抢房,无非是选房时由售楼部代替了拆迁办。然而这种模式要想长期维持运转,必须建立在后续有人拿真金白银买房的基础上。
试问,“商品房爱好者”见此情形作何感想?以前还能不停找理由说安商有别,纯商品房有多高档,业主素质多不一样。现在一看,邻居掏房票,你花真钞票,这“安置房”买得冤不冤枉?
如今新盘有人抢,也是因为近日厦门房票政策“优化升级”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成效。明确宣告房票买二手房不能兑现、不能转让,卖方拿到手上只能再去买新盘,这就等于同时断了拆迁户和二手房东的念想。
固然有些人卖房是打算置换,但绝大部分房东就是为了落袋为安,而今不能换钞票,人家也不会接纳房票,毕竟背后银行在催款,又不能拿房票去还债。
以前拆迁户们还能幻想,只要拿房票换购价格相对低廉的二手房,就可以多留很多现金在手上。当前已无其他渠道,要么折价卖掉,要么忍一年再兑换现金,要么就老老实实去换新盘。在房票新政的“神助攻”下,开发商们拍手叫好。
但是话说回来,房票兑现的这条路并没有被堵上,有效期从两年改成一年,等待兑现的时间大大缩短。只要坚持一年不选房,到时候拿到现金能有多爽?我们不妨打个比方,比如最近“热销”的五缘湾某新盘,虽然相比往年有所降价,均价也要5.6万。
倘若一个拆迁户拿到面值800万的房票,也就是买套一百二十多平的单元房,装修一下再买个车位,基本全都花光。原来一栋楼换成一套房,居住面积缩水,再也没有租金可收,看起来是“拆迁富”,实际上拆完变富还是变穷?
假如这位拆迁户能打开思路,想方设法把800万房票换成现钞,哪怕打了折扣,到手只有700万,拿到手里远走高飞,去省会买房。五缘湾这地方类比福州市区的光明港,此时一线河景纯商品房也不过均价两万。买完房子最起码还能保留四百万现金在手上,就等于提前收到一辈子的房租。
倘若还想多留现金,可以去买二手安置房,甚至一平方不到一万。把厦门的房子换成钱就能实现财富自由,搬到福州生活无论哪方面都变得更好,其实道理非常简单,事实清清楚楚,明白人不用解释都懂。所以在此前文章里我已经说得很明确,只要能换成钱,哪怕房票打三折、四折出售都是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