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位于印控克什米尔的某地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恐怖袭击,造成了26人不幸遇难。

事件发生后仅仅数小时,印度方面在没有任何深入调查的情况下,就直接断言这次袭击是由巴基斯坦幕后策划并支持的。



对此,巴基斯坦显然不愿意背这个黑锅,他们提出希望由印巴双方共同组建一个独立的调查小组,对这起事件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无论是为了给逝者一个交代,还是为了印巴两国关系的稳定,查清真相都是一件好事。然而让人意外的是,印度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一提议。

根据《印度时报》的最新报道,印度政府已经明确表态,不会接受巴基斯坦提出的成立中立调查小组的建议,并且声称这样的调查小组不过是个“骗局”,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

这样的回应难免让人觉得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如果印度真的确信此次袭击与巴基斯坦有关,那为什么会对调查如此抗拒呢?更何况,这次调查并不是由巴基斯坦单方面主导,而是提倡双方联合参与,甚至巴基斯坦也愿意让印度邀请自己的盟友一同加入调查过程。从这一点来看,印度似乎是在刻意回避程序上的公正性。



不仅如此,在前几天的案件调查过程中,巴基斯坦还发现了一些关于印度的可疑之处。

据巴基斯坦披露的信息显示,此次袭击发生在克什米尔帕哈尔加姆的一条旅游线路上,该地区地形复杂,山路崎岖,距离最近的印度警察站点足足有5.3公里远。按照常规推算,即便在最理想的情况下,从报警到警方抵达现场也需要大约30至40分钟的时间。然而,根据公开报道,印度警方在袭击发生后不到10分钟就已经赶到了现场,并且迅速做出了初步判断,随即对外发表声明,指责巴基斯坦与此袭击有关。这一系列操作显得过于流畅,完全不像印度以往的表现。



巴基斯坦提供的相关材料

因此,巴基斯坦对这一时间线提出了强烈的质疑。他们认为,印度警方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到达现场并迅速得出结论,缺乏合理的逻辑支撑。更重要的是,在事件发生后的几天里,印度始终没有公布任何关于袭击者的身份、作案动机或行动轨迹的具体调查结果。嫌疑人至今仍然在逃,具体作案组织及其背景也没有得到独立确认。在这种情况下,印度政府选择无视联合调查的提议,显然是心里有鬼。

正因为如此,就连一向偏向印度的俄罗斯这次也看不下去了。

5月3日,印度外长苏杰生访问俄罗斯,试图说服克里姆林宫在公开立场上支持印度对巴基斯坦的指责,但结果并不如愿。在会后发布的联合声明中,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明确表示,印巴双方应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分歧,避免采取可能加剧冲突的单边行动。换句话说,就是希望印度最好能和巴基斯坦一起调查此事,否则在国际舆论上很难站得住脚。



对于拉夫罗夫的说法苏杰生显然有点不高兴了,面对镜头都笑不出来了

事实上,拉夫罗夫的提醒是很有道理的。目前,大多数国家尚未就此次事件发表明确的立场,与中国等同时与印巴保持外交往来的国家都希望双方能够尽快展开公正的调查。美国方面也没有公开支持印度,仅呼吁双方保持克制,避免局势升级。

既然连美国这位大哥都已经发话了,印度还在坚持给巴基斯坦定罪,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秘密呢?

总而言之,印度目前既没有能力也没有资格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强行给巴基斯坦定罪,煽动对外冲突。更没有足够的国际影响力在类似事件中获得其他国家的全力支持。如果印度继续回避调查,激化局势,最终不仅会损害自身的声誉,还可能导致战略上的孤立。你们怎么看这个问题呢?

信息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俄外交部:俄罗斯呼吁印度和巴基斯坦和平解决分歧》海外网:《巴基斯坦外长:巴方没有参与印控克什米尔地区袭击事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