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春5月5日电(记者段续、薛钦峰)进入五月,东北长白山区天气转暖,绿意渐浓。山林里,各种山野菜从土壤中钻出新芽。过去,山野菜是当地居民春季重要的蔬菜补充。而如今,随着产业链壮大,吉林的长白山区域,正在形成特色“山野菜经济”,带动区域发展。
每年四五月份,为期一个月左右的山野菜品尝季开始了。大叶芹、刺嫩芽、蕨菜、刺五加……沉寂一冬的山林里热闹起来,许多群众走进林间,采摘各种山野菜。
吉林省白山市市民结队到周边乡镇山林间采摘山野菜。新华社记者 薛钦峰 摄
下午三四点钟,长白山脚下白山市的各大农贸市场里,一筐筐新鲜的山野菜在市场售卖,几十种山野菜价格从几元一斤到几十元一斤不等。煲汤、包饺子、炒菜、蘸酱菜……这些特色山野菜吃法颇多。
在白山市浑江区三道沟镇居民李国军的记忆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每逢春季,山区居民储备的过冬蔬菜即将“见底”,山里的野菜是家家户户重要的蔬菜补充。
在白山市浑江区某菜市场,市民正在购买山野菜。新华社发
而如今,一年四季蔬菜不断,山野菜成了当地的特色美食。“每年五月初,只要天气允许,我和家人便会进山采菜。”李国军说。
长白山区生态环境好,山野菜凭借绿色无污染,营养价值高等优势被大众熟知,每年仅白山市自然采集的山野菜就达数万吨。近年来,白山市打造“长白山珍”区域公共品牌,推动蓝莓、山野菜、山核桃等一批天然食药资源综合利用,精深开发绿色健康的系列农特产品。
在白山市浑江区某菜市场,商贩正在销售山野菜。新华社发
白山市江源区宏昇食品有限公司已开始为新一季的山野菜加工做准备。企业负责人高金海说,各种山野菜经过去杂、清洗、焯水、速冻等工序进行锁鲜,通过冷链物流运到各大城市商超、酒店,“采取订单生产模式,产业前景越来越好。”
从人工上山采集再到深加工,山野菜产业链条不断壮大,成为吉林的重要特色产业。今年,沈白高铁即将通车,长白山地区的白山、通化等地将迈入“高铁时代”,山野菜等优质农特产品可通过高铁直供全国,为区域特色产业带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