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5月1日,特朗普官宣,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华尔兹,将被调往联合国常驻代表,好歹还混个“一官半职”。

但是他的助理,却没那么幸运,曾靠着“反华身份”备受信赖,如今也是因为“华裔”身份,成了原罪,直接被就地免职!

不过一切也解释得通,中美贸易战之后,特朗普没等来谈话,而是反制措施,自然要拿人“撒气”了。



白宫人事大调动

美国总统特朗普5月1日决定对自己的核心团队进行一次大规模的人事调整,震动了不少政治观察者。

这次调整的最大变化就是,特朗普突然撤换了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迈克尔·华尔兹,并且做出了一个意外的安排,就是被调去了联合国常驻代表,这个差距,不亚于被“流放”。



而他现在的职位,由国务卿鲁比奥暂时接手,包括华尔兹的助手,据说是也被迫离开了他的职位。


信息源:鲁比奥身兼四职 马斯克白宫“失宠”? 新华社 2025-05-03

这是特朗普自2017年1月就任以来,对其核心团队的第一次重大改组,对于特朗普而言,这个决定看起来有些突如其来,但其实早在一些政治内幕消息流出之前,就已经有了苗头。

我们大致能看得出,特朗普在这个时期的用人程度上,看中的是忠诚,能力是其次的,而华尔兹对特朗普的忠诚,那就更不用说了。



迈克·华尔兹的名字,很多人可能并不陌生,作为特朗普的忠实支持者,他的政治生涯就像是“特朗普迷”的最佳代言人。

自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开始,华尔兹几乎是与特朗普和他的家人形影不离,成为了特朗普身边的“智囊”。



在2024年的总统大选期间,他依旧紧跟特朗普的步伐,坚定支持特朗普的竞选纲领,尤其是在美国是否向乌克兰提供更多军事援助的问题上,华尔兹与特朗普的立场高度一致

但是如今,仍然落得个这样的下场,先看曾经的“超级红人”马斯克以及华尔兹的下场,即便是忠诚至上,仍难逃“政治清算”。



表面上看,是特朗普亲口承认,这个是换位置,但本质是明升暗降,那作为特朗普政府中,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华尔兹,又为何会被突然调岗,而助手也要被迫辞职呢?


信息源:特朗普政府核心圈人事变动,他离职了 2025-05-03

其实说到底,还是之前著名的“群聊门”事件,作为特朗普的铁杆支持者,华尔兹因“群聊泄密门”陷入信任危机。

今年3月,他将《大西洋月刊》记者误拉入机密群聊,导致美国对胡塞武装行动计划提前曝光。


信息源:“群聊门”泄密事件38天后,华尔兹“离开群聊” 京报网

尽管特朗普试图淡化事件,但政府内部“忠诚测试”已启动:前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直言,特朗普“没有国家安全战略,只要求绝对忠诚”。

而关于这位的去处,也是讨论了好久,据相关人士称,白宫多次因此事开会,虽然说特朗普也曾经说,华尔兹是个好人,这举动是无心之举,但是终究难平悠悠众口。



但这个“失误”让他成了众矢之的,不杀鸡儆猴,恐怕内部政府都不被大众信任,为了缓解局面,才派他去联合国,给事情“体面”的解决,所以华尔兹的调任,实则是为平息民主党追责的权宜之计。

那么华尔兹的副手,背后的原因可就有点耐人寻味了啊。



反华先锋被迫辞职

黄之瀚,大家可能不太熟悉这个名字,但他背后的故事,却让人觉得既离奇又有些让人不禁哑口无言。



黄之瀚的履历堪称“皈依者狂热”的教科书:父母从广州辗转香港移民美国,妻子是台湾二代移民,但是本人却以“比美国人更反华”的姿态在华盛顿政坛立足。

早年,黄之瀚便曾大言不惭地表示,中美之间根本没有和平共存的可能,战争是无法避免的。说白了,他不止一次公开炒作涉及中国的话题,包括曾在国务院高呼“中美必有一战”,在国安会推动对华冷战+热战混合策略,甚至将中国反制措施歪曲为“经济侵略”。



这种极端立场,恰是特朗普2.0团队所需求的“政治正确”:用华裔面孔包装对华强硬,既能掩盖战略短视,又能迎合国内民粹情绪。

按道理说这种立场,恰恰是美国政府需要的啊,咋会上压力,给人辞了?毕竟本身这个群聊门事件,就已经有人背锅了,再多一个人不是让大家非议了?



不过错就错在,黄之瀚是一个“华裔”,哪怕是一个经常在公开场合反华的人,还是个错误。

具体来说,就是在华尔茨因为一场群聊泄密事件遭到追责时,有个叫劳拉的美国大V,以及一些媒体,把泄密事件与黄之瀚的华裔身份扯上了关系。


信息源:太魔幻!美反华政客内讧了 环球时报 2025-04-09

这位大v在总统面前,也是挂的住好的,眼下直接把黄之瀚的华裔身份与不忠诚美国挂钩,居然说黄之瀚就等于是中国的间谍,甚至还提到他的妻子曾在奥巴马和拜登政府工作过,暗指他可能是中国安插在美国政府的“内鬼”。



但其实,黄之瀚自己根本没有什么“华裔情结”,在他眼里,自己就是地道的美国人,根本没有任何想要认同自己中国文化的想法。


信息源:美国华裔惊了:还能这么背锅?! 环球时报 03-27

他之所以能进入“懂王”政府,也纯粹是因为他曾在特朗普政府期间,为共和党效忠,对特朗普可是忠心耿耿。



甚至有媒体还曾表示,特朗普之所以会选择黄之瀚,是因为他信任这个人在“2.0”时期会为自己全力以赴。

辞职背后有何原因?

但偏偏,辞退黄之瀚的原因,也许并不像表面那么简单,许多分析认为,辞退黄之瀚与当前愈演愈烈的中美贸易战息息相关



大家知道,中美贸易战一度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特朗普政府对华发动关税战,本欲复制2018年贸易战剧本,而在这场战斗中,美国似乎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

白宫曾认为,通过对中国实施关税制裁,能够迫使中国低头,可现实却是,未料中国反制手段已升级,没料到自己反而被打个“落花流水”。



对美国农产品、能源、波音飞机实施反制,进行精准打击,直击特朗普票仓,在供应链上,凭借着咱们在稀土以及光伏产业链的主导地位,让美军武器交付周期大幅延长。



而贸易战之后,中国内需市场占GDP56%,对美出口依赖度已降至17%,通过“一带一路”拓展欧盟、东盟市场,削弱美国关税威胁。

反观美国,农民破产率上升30%,零售商库存积压,不少工厂都不得不重启中国供应链。


信息源:部分中国供应商按原价向美国恢复发货,但压价现象仍在 界面新闻 2025-04-29

足以证明,白宫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的压力远远大于中国,看到这种情况,特朗普肯定是急了,恼羞成怒下,可能就想找个替罪羊,宣泄自己的不满,华裔黄之瀚,就成了他出气的目标。

可以说,黄之瀚在美国政府中的表现并非全无价值,但他拼命证明自己比美国人还要反华,最终却未能逃脱被当作“替罪羊”的命运。



华裔官员无论立场如何,都难逃“身份原罪”,为了给自己博得更高的政治资本,他拼了命地做着反华的宣传。

不管是多么想证明自己是“美国一分子”,在某些人眼里,华裔这个标签,始终是他无法摆脱的枷锁,随时是被踹的一枚弃子!



结语

白宫短时间内,经历这么大的变故,虽然说忠诚至上,但是从华尔兹及副手,降职的降职,罢免的罢免,可见在大局面前,大家谁也没好到哪,都是川普面前的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存在,如今中美贸易战的代价,美国已经是感同身受,特朗普喊着让美国再次伟大,但是事实是各大美国厂商,扛不住“断供”的代价,哪怕是顶着高额的关税,也要恢复从中国供应,还是那句话:历史终将证明,关税战没有赢家,对话才是正途。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