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晚,第19届苏迪曼杯羽毛球赛在厦门落幕。中国队连续第四次、历史第14次捧得这座代表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最高荣誉的奖杯。本届距离中国队1995年首次夺得苏杯,刚好30年。


中国羽毛球协会主席张军赛后表示:“苏杯是检验一个国家羽毛球综合实力的最好标准。30年来,中国队获得了14个冠军,诞生了无数经典比赛,培养了一众优秀选手,是中国羽毛球整体实力的缩影。”

新的纪录、新的成长,本届苏杯对于国羽来说,意义不同。在洛杉矶奥运周期第一个世界团体大赛夺冠,中国队开了个好头,更将带着足够的信心与底气向奥运新周期的征程大步前进。


“团体赛是最能涨队伍士气的,这个比赛打完以后,我相信整个中国队,无论是核心队员还是年轻队员,都会有那种冠军的气场,在后面的国际赛场上更好地把自己的东西展现出来。”张军说。

新老结合的中国队在本届苏杯阵容中,以老、中、青搭配出战,拥有着比其他队伍更加整齐的阵容实力,也充分展现了中国羽毛球深厚扎实的人才储备。


“五朝元老”——石宇奇、陈雨菲、陈清晨、贾一凡、黄东萍作为队伍中的核心支柱,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石宇奇延续着团体赛场的“战神”表现,哪怕赛前身体状况不在最佳,但上场就是能比对手发挥得更为神勇。陈雨菲休整归来迅速找回状态,在半决赛中赢下老对手山口茜,展现出了“充电”后新的成长。在苏杯赛中迎来30岁生日的黄东萍突破自我,与冯彦哲搭档四战全胜,为中国队每场对决打响了头炮。陈清晨、贾一凡虽然只出战了一场,但她们以丰富的经验和凝聚力在队伍中起着重要作用。

张军说:“和欧洲选手相比,他们不算大,都在27到30岁左右,这个年龄还是具备相当强的竞争力。”


本届苏杯小组赛第三场国羽派出一支年龄均为“00后”的出场阵容,与泰国队争夺小组头名,且以4比1获得胜利。这标志着新生代逐渐成长为中坚力量的信号。在巴黎奥运会夺银的两对双打组合——梁伟铿/王昶、刘圣书/谭宁在出战的全部比赛中赢得胜利,且“圣坛”组合在决赛中为中国队锁定胜局。当年阿根廷青奥会男单冠军李诗沣、女单亚军王祉怡都在关键场次中登场,积攒了宝贵的经验。首次入选苏杯的蒋振邦、魏雅欣、翁泓阳、陈柏阳、刘毅、郭新娃虽出场机会不多,但他们将从这次苏杯大赛的经历中汲取到更多成长的养分。


“在本届苏杯中,我们队伍的每一个人都在齐心协力,劲儿往一处使。靠着这样的凝聚力,每个人去守好自己的一分,不去考虑前面上场的人是赢或者输,只要把自己这一分守住就没问题。为团队终极目标尽最大的努力,把最好的自己留给这个队伍。”张军说。

谈及韩国队仍是中国队最大对手,张军表示,他们不仅在双打优势突出,女单安洗瑩也正在创造自己的时代。他说:“对于安洗瑩,她是一位难得的天才,很早就出来比赛、积累了很多经验。以前,陈雨菲和何冰娇对她都是胜多负少,她通过自己努力不断在进步,也在巴黎奥运会夺得金牌。我觉得,还要给我们中国女单更多时间:我们会多培养年轻队员,像徐文婧、阴伊晴她们这批“07、08后”;我们也期待陈雨菲可以慢慢把最好的状态恢复回来;包括王祉怡,输球不是坏事。我们有一句老话:不怕输球,就怕输了信心,我们有信心能战胜她。”


纵观本届苏杯,当今世界羽坛竞争越发激烈,眼下各国都为新周期伊始进行新老交替和不同尝试。张军说,其他亚洲队伍中,印尼队除了实力强劲的男单、男双、女双外,女单也在不断突破,他们与韩国队在半决赛中战至第五场的决胜局才分出伯仲。此外,日本女单宫崎友花逐渐展露她新生代的竞争力,印度队也在不断推出新人登场积累大赛经验,新周期羽坛“新势力”正在逐步拓展他们的领地。欧洲球队方面,法国队表现出了后巴黎奥运周期的红利,在今年欧锦赛中击败老牌劲旅丹麦队夺冠。他说:“当今趋势对于国际羽坛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只有大家共同去竞争、去进步,才能让羽毛球赛事更加激烈好看,让更多人投入到这项运动之中,促进羽毛球的积极发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