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邓丽君在泰国清迈因突发哮喘离世。
这个消息令她的歌迷难以接受,年纪轻轻、事业辉煌的她怎么突然就不在了呢?
听闻噩耗,经纪人管伟华立刻前往邓母身边陪伴。
邓母平静地对他说:
“丽君走得正是时候”。
这句看似冷漠的话语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是解脱,还是另有隐情?
1、邓丽君有多出名
1953年,邓丽君出生于中国台湾云林县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
父亲曾是河北军官,因时局动荡退伍后举家迁至台湾,靠卖糕点为生。
但家庭艺术氛围浓厚,父母热爱戏曲,邓丽君自幼便对曲子过耳不忘。
1964年,11岁的邓丽君迎来了人生重要契机。
她参加“中华广播电台”举办的黄梅调歌唱比赛,一举夺冠,而后,又在另一场大赛中折桂。
当时邓丽君就读的女中不同意她再去参加节目。
校方认为邓丽君的经历把学生带动得都想要当明星,而不再有朴素的读书学习的心思。
明星哪里是人人都能当的?
但显然,邓丽君生来就是做大明星的料。
从女中退学后,年仅14岁的邓丽君就成为宇宙唱片公司的签约歌手。
公司安排她发布第一张专辑《凤阳花鼓》,令人难以忘怀的《何日君再来》就是这其中的一首。
她凭借清新甜美的演唱风格迅速俘获众多听众的心,人气一路飙升。
夜总会驻唱时,每次的出场费都抵过全家人一个月的生活费了。
而妈妈赵素桂一直陪伴着她,当她的经纪人。
出演电影《歌迷小姐》后,这位在演艺圈全面开花的女明星已经享誉亚洲。
她是台湾人民心中的娃娃歌后,我们熟知的金钟奖,首届最佳女明星得主就是她。
而常年在亚洲地区开演唱会的邓丽君,还渴望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1974年,她踏上征程进军日语歌坛。
父亲也曾阻止她到日本发展,可这就像篮球天才都有逐梦NBA的梦想一样。
日本的唱片市场占整个亚洲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去日本是必经之路。
成龙与邓丽君
为什么说邓丽君能成为国际巨星很了不起?
且看她只凭中学的文凭就能自学外语,能用日英泰粤四种语言唱歌,便知她的成功有多来之不易。
只用了一年时间,邓丽君就签约了宝丽金,对宝丽金而言邓丽君也是一个宝藏的存在。
有了更大的舞台,邓丽君的国际影响力也达到巅峰。
像《月亮代表我的心》《小城故事》《我只在乎你》等,首首皆是华语乐坛的传世经典。
他是第一个能办全球巡回演唱会的华人,让世界都领略了东方女性的魅力,感受到中国话的吸引力。
邓丽君在纽约林肯中心的演唱会上,2000多名华裔观众含泪跟唱《何日君再来》。
在歌坛有着绝对影响力的邓丽君,私下里是个什么样的女子呢?
2、真实的邓丽君
邓丽君家中有三个哥哥一个弟弟,家中虽然清贫,却其乐融融。
父亲管教孩子们十分严格,下班回来就让孩子们轮流背书给他听,还要查练字。
鲜少露出柔情的一面,也更多是给予了小邓丽君。
邓丽君上小学时候都是由父亲接送,有时候父亲也会带孩子们去看戏。
只有她能坐在父亲的自行车上,三个哥哥跑着跟在后面。
但是哥哥们从不眼红妹妹得到的“殊遇”,可爱的妹妹是名副其实的团宠。
也是在邓丽君退学、一心从艺之后,家境才因她的演出收入有所改善。
三个哥哥并非吸血鬼,都很上进,也很怜惜妹妹过早懂事想要补贴家用的心。
三哥邓长富赴美留学期间,学校同学们听说他是大歌星邓丽君的哥哥,都求着他让妹妹来美国演出。
而邓长富和妹妹通话提及此事,邓丽君欣然同意了。
哥哥眼中的邓丽君,是非常懂事有孝心的女孩儿。
而在经纪人管伟华和管家金美当中,邓丽君是个非常亲和又“宠粉”的主顾。
管伟华在邓丽君刚成名时,就给邓丽君当经纪人了。
通常是他接洽活动演出,再和邓母一起陪伴邓丽君出席。
管伟华说自己才刚认识邓丽君,对方就让她来教自己游泳。
邓丽君十分自来熟,活泼开朗的个性也没人不喜欢。
虽然很早就涉足演艺圈,从素人到享誉国际,接人待物从没什么架子。
对待演出的负责,他也看在眼里,后期因为身体原因,邓丽君不再接商演之后,也依旧在参加公益演出。
每次演唱会上,她和粉丝的互动、对歌迷的调侃打趣,都是那么的迷人。
观众都很喜欢看她开玩笑,直到今天,网上剪辑邓丽君演唱会段子的视频,动辄上万点赞。
金美是邓丽君在香港住宅的私人管家,从1990年开始一直陪伴到邓丽君离世。
邓丽君的歌迷到香港都会去拜访她,希望能听到她讲述偶像的故事。
对于金美来说,邓丽君是她会像家人一样去关爱的人。
金美是缅甸华侨,当她知晓祖籍河北的邓丽君更喜欢北方饮食后,就经常给邓丽君做北方菜。
包饺子这个技能,还是邓丽君手把手教给她的。
在家中,邓丽君从来没有命令式的口吻,和金美讲话都是温和的问询和请求。
邓丽君在清迈居住期间,嘱咐过金美给自己送些物品。
知道金美不会说泰语,到了泰国会有些不便,邓丽君还到机场接她。
金美
看到邓丽君给自己接机,金美惊讶的说让主人等候佣人这不合适。
邓丽君却温柔地和她讲:
“金美,你是来帮我的忙的。”
金美(左)
邓丽君这样传奇的女子,任何美好的词语形容她都不为过。
无奈上天虽然让她得以展示才华,却没有赐给她一生的幸福和健康的身体。
3、邓母话中的深意
一直以来,邓丽君的名气和作品闻名遐迩,却少有人知道她的真实身体情况。
邓丽君自小就患有哮喘,由于长期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她还有肝肾方面的疾病。
哮喘发作时,她常常在深夜被憋醒,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冷汗湿透衣衫。
那些光鲜亮丽的演唱会背后,是邓丽君扛着病痛、把打针吃药当成家常便饭的艰辛。
有时候,她还需要在后台吸氧来维持状态。
但她从未在歌迷面前表现出一丝脆弱,以最完美的状态出现在舞台上时,无人不为她倾倒。
因为就像她所说:
“只要我开口唱歌,世界就是我的。”
但是母亲一直担心她的身体,经纪人管伟华也劝她减少活动的演出。
关于邓丽君为何从没到大陆演出,便是管伟华作出的解释。
一部分是因为前期两岸没有正式往来,邓丽君不被台湾允许来大陆,大陆也有部分群体将邓丽君的歌曲视为靡靡之音。
另一部分,便是因为邓丽君的身体原因。
自1983年开始,邓丽君就不再接商业演出,从1987年后,就进入半退隐状态。
因为服用了太多激素类药物,她不可避免地浮肿发胖,又在不当地减肥后,身体更加不堪。
有保罗作陪去泰国清迈旅行时,邓丽君玩得很开心。
但是在和母亲的通话中,她就不只提及对此处风物人情的喜爱,还说明了自己在泰国的哮喘已经发作过多次。
而邓丽君最后一次发病时,男友保罗外出了,没人在她身边看守,所以邓丽君没能及时得到治疗。
邓丽君和母亲
当时国内的管伟华正在和朋友一起庆祝自己的生日,从电话中得知噩耗,吓得赶快去寻找邓母。
家中面容憔悴的邓母看到管伟华,却平静地说:
“丽君走得正是时候。”
身为母亲,对于亲手养大成人的宝贝女儿哪有不怜惜的?
而是邓母明白,以女儿当时的身体状况,未来等待她的只能是更多的病痛折磨。
与其在痛苦中苟延残喘、度过余生,这样的突然离开或许是一种解脱。
对一个母亲来讲,女儿的悲惨恋情和疾病缠身,她无法开解也恨不能替。
这句看似冷漠的话,其实是在接受命运安排时,内心寻找的一丝慰藉。
喜爱邓丽君的人也几乎无人不为之悲痛吧?
就如管伟华,从邓丽君十几岁时便合作,已经有25年的情谊。
自这天之后,他再没给自己庆生过。
结语
今年是邓丽君离世的30周年,30 年时光足以让许多人和事在岁月的长河中渐渐被遗忘,但邓丽君的歌声却从未走远。
每个听到她声音的人都会不由自主的沉浸,每个看到她视频的人也会被她的活泼甜美所吸引。
邓丽君的音乐就是这样有着穿越时空界限的魔力,无数的歌星因为翻唱她的歌曲而出圈,未来也会被中华儿女代代相传。
参考资料:
三联生活周刊| 邓丽君:漂泊者的荣耀与孤独
中国新闻网| 三哥忆邓丽君:遗憾未到大陆 完美女性总有残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