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广州南岭村奖励生育的新闻引发广大网友的热议。

结婚最高奖4万,生一个孩子奖励1万,第二个奖励2万,按胎数叠加,充分说明了社会对于生育问题的重视。



但其实生育的背后总是十分艰辛。

时光回溯到 2003 年,湖南娄底诞生了中国首例全男四胞胎

他们的降临如同一场奇迹,却又伴随着惊心动魄的挑战。



出生时,四个小生命加起来仅有 5.5 公斤,生命的烛火在风雨中摇曳,无数人都以为他们难以挺过难关。

然而,18 年后,他们用实力惊艳众人,在高考的战场上全员金榜题名,书写了一段震撼人心的成长传奇。



这段故事,究竟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酸甜苦辣?



迅速膨胀的孕肚

易重江在怀孕初期,就察觉自己的肚子似乎和其他孕妇的不大一样。

增大速度也远超她的想象,为了孩子的健康,夫妇俩迅速到医院产检。



可孕检结果让小两口又惊又喜:她怀的是四胞胎。

可紧接着医生的一席话让两人心底一沉:

四胞胎的存活率非常低,并且多胞胎产妇也会面临极大的风险”。



怀一胎的孕妇拖着孕肚生活尚不方便,更何况易重江怀的是四胎。

一日比一日大的腹部让她的行动极为不便,走两步便气喘吁吁。

过大的肚子更是让她在睡觉时无论平躺还是侧躺都无法安稳入睡。



普通孕妇只需满足自身和一个胎儿的营养需求,而易重江却要为自己和四个胎儿提供充足营养。

可硕大的肚子压迫胃部,导致她常常胃胀恶心吃不下饭。



考虑到孕妇的安全以及两人的家庭状况,医生建议放弃三个孩子,专心保一胎

可这对于父母来说是个多么残忍的决定,夫妇俩怎么也无法下定决心放弃孩子。

强大的母性本能让易重江做了一个决定:

无论要遭受什么样的艰难,她都一定要把四个宝宝带到这个世界上



多胞胎的早产几率极高,为了能让孩子在肚子里多发育几天,不管是走路还是睡觉翻身她都小心翼翼,就连咳嗽都不敢太过剧烈。



尽管易重江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腹中的四个小生命,但多胞胎极高的早产风险还是如期而至。在易重江怀孕不到30周时,她出现了早产预兆,医生果断决定立刻进行剖腹产。



早产婴儿危在旦夕

2003年9月27日晚上九点,四个男宝宝顺利出生,但他们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四个孩子一出生就带上了呼吸机。



由于他们比正常出生的孩子早了至少七周时间,许多脏器发育的都还不够完善,一旦被感染,存活几率渺茫。

长沙儿童医院高喜荣教授连夜带领团队成立抢救小组,使用最先进的技术进行救治。

给这个加起来才11斤的四个宝宝添置恒温培育箱和蓝光床,24小时严密监护。



为了防止孩子们再次感染,兄弟四个被放置在隔离仓,医护人员为了保证孩子的身体状况,只能通过静脉注射等方式补充营养。



好在经过二十多天的抢救,四兄弟终于可以摘下呼吸机自主呼吸,但仍面临着呼吸系统、视网膜、黄疸等一系列危险情况。

五十多天后,孩子总算不负众望的顺利闯过这些危险关卡,各项功能恢复的都很完好。



但与此同时,53天15万,高昂的治疗费用让这个普通的家庭不堪重负。

好在“全国首例全男四胞胎”这一新闻一经媒体报道,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纷纷对其一家进行了爱心捐赠,医院也对这四个孩子减免了不少费用。



11月23日,四兄弟终于达到了出院标准。

出院那天,易重江夫妇为了感谢社会各界给予他们的关怀与帮助,他们给孩子起名“国、富、民、强”。



出院后,四兄弟的生活才真正开始,然而,这个家庭面临的挑战并未结束。

由于早产,孩子们的身体较为虚弱,需要更加细心的照料,而这对于本就经济拮据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18年后金榜题名

易重江夫妇都是机械厂的普通职工,收入十分微薄。

孩子的父亲辞去了机械厂的工作,找了一份起早贪黑但收入高的工作。



当初孩子们在早产时虽有社会各界帮助,但还是欠下不少债务,四兄弟的成长过程中,家中的经济压力一直都不算轻。

四张小男孩的嘴就像永远填不满的无底洞。



奶粉、尿布的消耗速度堪称恐怖,一天光尿布都能洗三十块。

不同于独生子女家庭的安静,四兄弟在一起十分热闹,四张小嘴总是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彼此陪伴着一起长大。



在孩子们稍大之后,为了缓解家庭经济压力,易重江回到了机械厂工作,上班的同时兼顾着家庭。

出院后的四兄弟由于当初的早产,几乎每年都需要到医院进行身体检查。

医院的医生们对四个孩子也十分关注,与孩子的关系也远比普通的医患关系更为亲密。



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夫妇俩一直都顺其自然,并不会给予孩子过多压力。

但承载着所有人关爱的四个孩子却一个比一个懂事,小小年纪就给自己定下了十分远大的目标,决心要好好读书报答父母。



时光飞逝,2021年,四兄弟参加高考,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老大李庆国性格沉稳,对计算机十分感兴趣,考到了湖南工商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



老二李庆泰性格活泼开朗,成绩也是十分不错,考上了湖南工程学院;

老三李庆民是个妥妥的学霸,高考时以626的高分进入武汉大学;老四李庆强也进入高铁技术学院,为国家的交通发展贡献力量。



7月份,易重江夫妇带着四个孩子考上大学的喜讯来到湖南省儿童医院,看望他们的救命恩人高喜荣医生。

而高医生看着当年不过两三斤的早产孩子们茁壮成长,眼中也泛起了欣慰的泪花,和他们紧紧抱在一起。



结语

从早产时只能待在保温箱艰难求生,再到高考金榜题名;从四兄弟摇摇摆摆的蹒跚学步,再到齐刷刷的四本录取通知书。



一家人靠着乐观坚强的心态,将普通的人生活得光芒四射,这不是奇迹,而是一家人同舟共济的爱与坚持。



如今的四兄弟在各赴山海,而他们的父母也永远都在他们的身后,为他们筑起一角温暖的港湾。



部分资料来源:
湖南日报|从父母身上学会了感恩!全国首例全男四胞胎成长故事
光明日报|全国首例全男四胞胎顺利出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