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至今,电动车管理政策基本做到了月月有更新,主旋律就是在围绕电动车的上牌、上路等方面的规范化管理,老百姓提问:有没有对电动车友好的地方?有没有关于电动车的好消息呢?当然,5月,部分地区交管部门推出了"1免2送"便民政策,同时通过创新方式解决非标车禁止上路问题,一起来看看。
一、"1免2送",老百姓上牌更加便捷
1. 免费上牌换牌
非标车免费备案登记:近日,四川宜宾公安交警发布关于开展不符合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临时备案的通告,规定至2025年5月31日止,对于2024年10月31日前购买的在用但不符合国家标准的两、三轮电动车进行临时备案并发放安装四川省公安厅统一设计的临时备案标识。未取得临时备案标识的“非标电动车”禁止上道路行驶。过渡期届满后,所有“非标电动车”禁止上道路行驶,违规上道路行驶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查处。
牌照补换领即到即办:南京地区电动自行车号牌补换领服务已实现全城通办,办理过注册登记的电动自行车如果牌照不慎遗失、损坏或者被盗,只需携带材料到服务网点“即到即办”“免预约”,极大方便的电动自行车车主。
非标车转国标牌:河北石家庄对符合车架号等要求的非标车,提供白色临牌换绿色国标牌服务,给足了非标车车主换购的时间。
2. 送牌下乡
对于一些偏远地区的电动车车主来说,有时候在村里或者县里买了合规的电动车,但是按照规定要去县城上牌,路途遥远嫌麻烦就不登记上牌了,为了解决这类人群的需求,部分地区交管部门提供送牌下乡服务,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完成上牌工作。比如贵州织金县通过"警邮合作"将牌照办理延伸至乡镇,实现"零跑腿"上牌。
3. 送证上门
驾驶证便捷申领,江西等地将电动车驾驶证考试与发放整合,通过线上申请、邮寄送达方式简化流程。同时在贵州毕节金沙县,车管所开展“五送”下乡服务,在5月13、14日开展“送牌”、“送宣”、“送考”、“送牌”、“送证”活动,极大方便了乡镇地区车主合规化驾驶电动车上牌上路。
二、3项创新措施替代"非标车"淘汰
1. 柔性管理替代强制报废
按照规定,非标车在过渡期结束后就明确禁止上路行驶了,但是考虑到一些车主接收信息滞后,且并未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强制报废缺乏管理温暖,因此比如江西瑞昌在查扣非标车后不罚款,统一保管至集中停放点,引导车主通过"以旧换新"置换合规车辆,这就很大程度上保障了车主的权益。
2、过渡期灵活延长
部分城市对无法立即置换的车主,提供3-6个月缓冲期,而安徽芜湖则直接将“红牌”非标两轮电动车过渡期延长至2026年。
3、共享电单车替代非标车出行
非标车在区域内被禁止通行,那老百姓的出行就受到了限制,除了置换符合标准的新车以外,目前比如黑龙江东宁就已经开始大批量投放共享电单车,方便车主的短距离通勤代步,而共享类电单车往往运营商已经完成登记备案上牌,车主无需驾照,扫码就能在道路上骑行。
总结:
5月起开始实施的电动车"1免2送"政策,体现了管理思路从"一刀切"向"疏堵结合"的人性化管理转变。通过免费服务降低合规成本,创新措施解决非标车难题,既保障了交通安全,又回应了民生需求,这才是老百姓需要听到并想要执行的有温度的电动车管理政策。那么对此你们有何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