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张杰最新专辑《要得》已发行一部分我去鸟巢看演唱会,到今年他又在北京站创下新演出数量之记录,且《要得》专辑已经完整发行,我又来了,又来搭乘张列车长这趟音乐列车。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那种体验?
就是学生时期去学校常乘坐的公车路线,会有那么一两位让你觉得亲切可聊的司机或车长,会愿意和 TA 在不影响驾车安全的前提下多聊两句。
现如今,在音乐穿梭时光往返的这趟列车路线上,我愿以音乐,与张杰张列车长多聊聊。或者说,共度一段挺美好的行程。
这段行程与我在 2023 和 2024 分别乘坐过的音乐列车起点相同,都叫做“音乐的爱与初心”,终点也相同,都叫“音乐的未尽未来”;而过程,各有各的精彩与风光。
——张杰“未LIVE开往1982巡回演唱会”北京场 2025.05.02
《宿命之眼》是我本次观看张列车长音乐航线的第一曲,比之去年我观看《天下》的开场,有了更激烈的音乐跃动,也拉开了今年我在鸟巢二刷张杰不一样的开篇 vibe!
去年因为在不同音乐平台歌曲开放数量的不同,我把去年看的“未 LIVE 开往 1982”巡演尾场的歌单做了四 part,竟也意外品读出不一样面向的张杰,听出了不同意象与深刻用意的音乐内核。
今年,比照去年我自分而非官方定义的四 Part,同样有此感受,有未变的固定曲目,也有“调味”、“提鲜”的惊喜曲目,共同精准且生动地勾勒了张杰之所以成为张杰的音乐脉络。
整场演唱会从他大量选唱以西式曲风结构为框架融入中式乐器音色的国风向的 MIX POP 为开端——那是孕育了张杰出生国度的家国情怀;
到《一路之下》、《外南街小孩》、《Perfume》等曲目亮相开始,那是从“开往 1982”到“未 LIVE”的演唱会点题 part,也是从前一 part 大我到诞生出张杰“小我”的音乐视角之转变,这一 part 我们听的是张杰的初心与对未来表达音乐方式的野心。
(我自定义的)第三 part 去年有一些儿时和少年时令张杰印象深刻的动漫 OST 登场,再到去年和今年皆而有之的《三生三世》等 OST “焊死”在歌单上,犹如完成了张杰在音乐的世界里从音乐接受者又再成长为内容传播者的角色进阶。
不同的音乐 part 各自成书,各有精彩。
最后一 part 各种与“爱”有关的曲目接踵而至,那是张杰与歌迷连通情感后,又再希望共赴未来的大爱辽阔之境界。
还是在早已夸累的张杰现场演唱功力之外,要夸此次整体舞台舞美和硬体的各方设计。
谁还没看到这次巡演的,真随时欢迎“补课”前往,你大概率会和我一样,在被张杰登场演唱感染之前,先会被火车列车型设计的舞台震撼。
鲜少有演唱会敢让内场观众与看台观众两侧观众同样坐向,以体育场中轴线为舞台的中轴线,歌手与乐队、Dancers 团体就在这趟“列车”之上,往返表演;曾在三面台演唱会上需要侧身观看舞台的看台区观众,至少在张杰的演唱会上能被保证“脊椎”正位!
此次再看张杰的视觉外显,除了 N 度被能变形的主舞台震撼外,心里还多添了一份亲切感。
觉得眼前这位大哥虽大我三四岁,却仿佛和我经历有相似的童年,绿皮火车、复古答录机、二维卡通…这都是我们 80 后不丰富却极珍贵的童年记忆,舞台上一次次不同元素变换又呈现,拉近了彼此曾随着时光被拉长的距离。
如歌远行,如乐传承,张杰所主张的“未 LIVE”之音乐意义,值得再一次被烙印进太多太多人的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