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无法与马先生结婚,香江(Hương Giang)六年来一直通过旅游签证维持着他们的爱情。
四月底的一个下午,30岁的香江和她的伴侣马先生漫步在安徽省农村一片金黄色的油菜花田间。在一个菜地旁停下脚步,她向农民要了几根新鲜的葱带回家做西部风味的汤粉。
当汤底的香味弥漫整个厨房时,90多岁的公婆和兄弟姐妹们开始围坐在餐桌旁,用当地的方言聊天,而香江也逐渐能够理解这种语言。
“这是我三十年生命中一直在寻找的幸福”,香江说着,一边整理着自己的辫子,露出了带有酒窝的笑容。
香江和奶奶
香江出生时是一个男孩,名叫阮文江(Nguyễn Văn Giang)。母亲因产后出血去世,父亲打算将她送给别人抚养。幸亏奶奶心疼孙子,将她带回了位于胡志明市第七郡黎文郎(Lê Văn Lương)街的一间出租屋里独自抚养长大。
成长过程中,身材纤细、声音温柔的香江经常受到同学的嘲笑。初二时,为了帮助奶奶,她不得不辍学打工贴补家用。通过参加地方提供的免费英语课程,她有机会在西贡的大酒吧和酒店找到工作,并将赚来的钱存起来准备进行性别重置手术。
“幸运的是,在2018年奶奶去世之前,她看到了我作为完整女性的形象”,香江说。
成为孤儿后,香江跟随一些朋友前往上海工作。初到上海时,手机没电的她在陌生的城市里迷路,这时一位出租车司机马先生(平常都叫他阿马)帮助了她。
如果香江没有在网络上写下“为什么我要为爱受苦?”,她的人生或许会走向不同的方向。当时,她刚刚结束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离开越南时她告诉自己要坚强,但在异国他乡的漫漫长夜中,眼泪依旧不自觉地流下。
就在香江这条动态下面,一条消息出现了:“还记得我吗?我是那天借你手机的人。”
香江和她的丈夫马先生
从最初的几句问候如“今天过得怎么样?”、“吃饭了吗?”开始,阿马渐渐成为了她的朋友。他经常接送香江及其朋友们上下班,晚上借口带她出去吃饭、探索上海以追求她。然而,爱情刚刚萌芽时,香江的签证到期,不得不返回越南。
2020年春节期间,阿马向朋友们借钱来到越南。“我心里盘算着准备好彩礼,只等迎娶这位美丽的女孩”,他说。他们在一起度过了三周的美好时光,直到新冠疫情爆发。
2020年3月初,当世界还在为新冠病毒感到恐慌时,香江独自飞往中国安徽省。经过两周的隔离后,阿马带着他的越南女友回家见家人。她的温柔得到了全家人的喜爱。
但是,阿马家人的爱让香江更加纠结。如果男友知道真相,她可能会失去这份爱情,但同时隐瞒事实让她感到内疚。经过两个多月的心灵挣扎,最终她坦白了。“我是跨性别者,我不能生育”。
阿马震惊了。但看着香江颤抖的肩膀和哭泣的声音,他并没有责怪她。“我没有多少钱,不能给你别人那样的生活,但如果能接受的话,我们就一起走下去”,阿马说。
2025年初,香江和她的公公婆婆在安徽省制作水饺
在阿马的老家,他从未见过跨性别者,人们对LGBTQ+群体仍然存在偏见。加上父母年事已高,因此他和香江决定保守这个秘密。
疫情期间,阿马继续开出租车,而香江则做了各种工作,从卖越南食物到打扫房间、酒店接待员、酒吧服务员。由于不能合法结婚,她无法长期居住。疫情结束后,她必须重新申请签证。从那时起,每个月她都要花费大约400万越南盾(约1200元人民币)办理旅游签证以及购买机票。
“我们挣来的每一分钱都用来支付签证费和交通费”,香江说。“为了能够在一起,我们就像逃犯一样”。
这种情况有时会使他们的关系变得紧张。有几次她含泪说道:“也许我们应该停下来吧,我已经太累了”。每次阿马都会拉住她,鼓励她继续前行。
好友玉欣(Ngọc Hân),31岁,表示在过去十年中见证了香江最艰难的时刻。奶奶去世后,父亲有了新的生活,香江不得不自力更生,寄住在别人家里。
“幸运的是,香江现在找到了一个爱她并接纳她的人。虽然未来还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但我希望你们能找到圆满的结局”,玉欣说。
经过多年在外打拼,香江攒下了大约20亿越南盾(约合人民币60万元),在隆安(Long An)买了一所小房子作为"签证到期时的港湾"。阿马给了她3亿越南盾(约合人民币9万元)买房的钱,其中还包括了他父母种植花生和辣椒辛苦积攒下来的钱。当他把这笔钱交到她手上时,一句话让香江感动得落泪。“我把所有的一切都给了你,你不许离开我”。
他们计划接下来的时间里,香江回到越南做生意,而阿马则往返于两国之间照顾父母的同时也能接近妻子。作为跨性别者,香江明白自己面临的法律障碍比性别重置手术还要持久。
“我不需要盛大的婚礼”,香江说。“我只希望能得到法律的认可,成为阿马的妻子,能光明正大地和他在一起,不用再四处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