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清军入关之后一直在考虑如何掌控整个国家,八旗兵作为作战的主力如何能够以最快的时间到达反清势力盘踞的地点,成为了掌控国家的关键所在。
有想法就有办法,一种新的城池构建思路跃然而出。
八旗军依托现有的各大城市,在全国各地的战略要充设置旗人骑兵驻防的地点,屯兵屯粮,以此辐射周边。
有了解题思路,“满城”应运而生。
军事重任是满城的第一职责,驻军就意味着要生活,这么看来满城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军事堡垒,而是旗人赖以生存的精细化小城市。
北京、南京、西安、杭州、成都这些重大城市,自然成为了驻军的首选。
世人皆知满城的存在,可对于满城的运作,特别是满城的“大小”缺乏系统性的认知。
往往将其当做一个军事据点予以理解,这种片面的认识忽略了满城的重要性,更是错误的估计了满城的大小。
在北京、南京、西安,满城是一个庞然大物,其面积之大远远超过了常人的认知。
1645年,清军占领了南京,南明政权仓皇出逃,南京故宫成了明清军的囊中之物。
八旗兵一到就立即着手以明故宫为底扩建满城,两黄旗、两白旗、两红旗、两蓝旗一头扎进了明故宫。
军事职责是满城的第一要务,在明代故宫内修建了兵库、兵站。八旗兵和家属全部居住在满城内。
拖家带口就意味着要在此长久生活,这就要满城必须兼具生活职能,各类生活基础设施拔地而起,甚至还存在旗人相互交易的市场。
简直就是一个小型的城市。旗人高人一等,为了保持高贵性与神秘性,满城做到了与世隔绝,通过物理手段与外城隔离开,并严禁非旗人进入。
这一套措施下来就让整个满城占地不小。
南京的满城在明故宫的基础上扩建而来,其面积高达6平方公里。
同时期的北京故宫,不过才0.72平方公里,由此可见满城之大。
有如此辽阔的面积驻扎的旗人、八旗兵自然不少,数量高达2万多人,追击南明政权,震慑江南反清势力。
秦王是朱元璋册封的九大赛王之一,秦王府自然也是众多藩王府邸当中的巅峰之作。
1645年,清军进入西安之后,立即以秦王府为根基开始扩建满城。
西安的满城被赋予了控制帝国西北的重任,既要镇压当地的汉人起义,也要对蒙古回部施加压力。
作为往西比转运粮食、提调兵马的中枢,西安满城担负了重要的职责。
既有如此的重任,那么西安满城的建设也势必声势浩大。
整座西安城不过15平方公里,一个满城就占据了城池的1/3,达到5平方公里。
在如此广阔的面积里,箭道、兵道、粮库,甚至官学一应俱全,为八旗兵和满人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
西安城东北区域的所有土地税收尽归旗人掌控并使用,同南京的满城一样,西安满城也做到了与汉人物理分割。
“非旗人不得入内”,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00年,在晚清风雨飘摇的时候,西安满城才慢慢解除了封闭,允许部分非旗人出入。
严格来讲,北京并没有满城,清朝统治者只不过是将北京的内城划规满人居住。
内城也即整片北城,其面积高达62平方公里,远远超过了南京满城和西安满城,更是凌驾所有满城之上。
为了给旗人腾地方,所有的汉人全部从北城迁居让地,在这6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驻扎的八旗兵数量高达15万。
之所以如此隆重原因也很简单,15万满人是作为拱卫京师的存在而出现在北京城的。
两黄旗、两白旗、两红旗、两蓝旗按方位分别占据各自的属地,这是其他满城所无法比拟的。
北城各项设施设备比其他满城,甚至整个北京城还要丰富,全部是按照最高规格给旗人配备的。
满城的存在对于维护清朝的统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想攻击清朝,满城自然首当其冲。
太平天国时期对满城的攻击力度最大,南京满城2万多人全部太平军屠杀殆尽。
西安满城也因回部的叛乱而遭到了致命的打击。
至于北京满城,在八国联军侵华时同样被侵略者攻破,损失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