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接近尾声,广西海事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三十条”硬措施 ,持续聚焦辖区旅游客船、渡口渡船、危险品运输、桥区水域、船闸等重点,全面排查消除风险隐患,强化安全监管措施,全力营造安全稳定的水上交通环境,保障群众水上出行安全。

北海海事局:“专人专班专责”随船监管


“北涠”航线是广西海岛游的“海上高速路”,北海海事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工作部署,实施“专人专班专责”随船监管模式,以高度的责任与担当,护航游客假期出游的海上旅程。

晨光启航:青春力量筑牢首道防线

7时55分,北部湾的晨光洒向海面,通航管理处处长在工作群发出当日首条航行指令:“北游15,0755时侨港开涠洲,乘客607人。能见度1海里以上,北风2级。”短短3分钟后,船舶处青年骨干迅速回应:“北游16,0750时侨港开涠洲,乘客1099人,已安全出港!”



这支以“80后”“90后”为主力的年轻团队,凭借“一船一报”的精准机制,在晨光中为航线安全筑起了第一道坚实防线。他们朝气蓬勃、严谨细致,以专业和热情开启一天的守护工作。

浪涌时刻:多线作战化解隐形风险

8时01分,指挥系统下达指令:今日上午,回港渔船密集,能见度不良,请各随船执法人员做好商渔船防碰撞提醒,督促落实“早大宽清”避让原则,加强驾驶台瞭望督导。


8时06分,工作群的一条警示信息打破了平静——“航道1海里处发现渔船作业!”一场紧张的应急保障行动迅速展开。

8时07分至8时55分,电子巡航持续跟踪;

8时56分,发现喇叭口外锚泊渔船占用航道;

9时04分,“航管01”立即前往处置;

10时23分,调派“海巡10125”支援;

10时34分,碍航船舶被安全引导离开。


在整个处置过程中,带班局领导不断叮嘱:“注意依法劝导,确保处置安全!”北海海事人凭借丰富的经验和过硬的专业素养,成功化解了“海上高速路”上的隐形风险,守护着航线的安全畅通。

协同守护:高效联动护航平安旅程

11时53分,工作群里的一条点赞信息:“海巡船+航管船配合高效!”揭开了北海海事局安全护航的多维度协同作战机制。


在空间联动方面,海巡船负责外围警戒,航管船进行近身处置,无人机则从高空进行全方位监测,形成了立体化的护航网络;信息共享上,碍航坐标实时标注,船舶动态在工作群内“现场直播”,确保各方信息互通;资源调配时,根据客流高峰灵活增派护航力量,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仅5月1日上午,北海海事局已安全护航12航次,保障8000余人次平安往返。高效的协同作战机制,如同精密的齿轮,每一环都紧密配合,为游客的海上旅程保驾护航。

星夜守望:坚守岗位站好最后一班岗

当暮色笼罩北部湾,最后一班客船“北游26”缓缓驶向侨港国际客运码头,甲板上的灯光在漆黑的海面上划出一道温暖的航迹。“夜航能见度低,必须确保万无一失。随船人员仔细检查救生设备,并再三叮嘱船长:“减速慢行,注意瞭望。”


22时20分,工作群弹出当日最后一条信息:“今日护航任务圆满完成,护航40航次,累计保障2.25万人次”。然而,这并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在这片蔚蓝的海域上,北海海事人的守护永远在线。他们用专业与坚守,让每一段海上旅程都充满安心,让每一片碧海蓝天都更加动人。

防城港海事局:从严从实筑牢商渔船防碰撞安全屏障

“五一”假期期间,防城港海事局深入贯彻落实"商渔共治"和海洋渔船交通安全管理七大提升工作部署,以"三个强化"为抓手,聚焦夜间高风险时段和禁渔期关键节点,扎实开展海上安全监管工作,全力防范化解商渔船碰撞风险,为人民群众营造安全稳定的水上交通环境。


构建监管体系,强化夜间管控

针对夜间能见度低、渔船违规作业等安全隐患,防城港海事局创新建立现场巡查、电子巡查、空中巡查相结合的立体化监管模式。依托CCTV监控系统和智慧海事监管平台,对牛头航道、西贤航道等重点水域实施24小时不间断动态监测。一旦发现钓鱼船舶碍航等异常情况,立即启动联动处置机制,通过电子巡查锁定目标、空中巡查精准定位,第一时间组织海巡艇开展现场处置。




假期期间,夜钓鱿鱼船舶占用航道、使用强光等问题频发,海事部门开展专项拉网式巡查检查。执法人员克服夜间作业困难,加大巡查频次和力度,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及时制止和纠正违规行为,切实保障夜间海上通航秩序。

部门协同联动,保障禁渔期海上安全

为应对“五一”期间出海钓(鱿)鱼船舶增多与渔船休渔回港叠加的复杂形势,防城港海事局主动加强与海洋执法部门的协作配合,联合开展海上巡航执法行动。假期期间,累计组织开展5次夜间联合巡航执法,实施1次休渔渔船护航行动,共出动执法船艇13艘次,执法人员30余人次,成功驱离滞留在主航道、锚地的碍航海钓船20余艘次。通过建立健全信息共享、联合执法等工作机制,海事部门与海洋执法力量形成监管合力,有效整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禁渔期海上交通秩序,为休渔渔船安全回港提供坚实保障。




强化警示教育,提升安全防范意识

防城港海事局坚持执法与宣教并重,创新采用"声光警示+案例剖析+法规解读"多维宣教模式。结合典型事故案例,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向海钓人员现场发放《商渔船防碰撞安全手册》100余份。执法人员通过现场讲解、实操演示等方式,重点普及海上避碰规则、险情自救知识,规范演示救生衣穿戴方法,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从业人员讲清违规作业的严重危害。通过多形式、全方位的安全教育,切实增强海钓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从源头上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梧州海事局:全面排查消除风险隐患

做好研判分析

通过“日排查”工作机制,分析研判“五一”假期辖区重点监管要素的类型、基数、分布、特点,充分预估可能面临的突发状况和极端情况,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继续“三专”包保措施

严格落实“三专”、包保工作措施,“五一”假期期间每天派出机关执法人员到5个所属海事处(支队)进行包保和支援基层开展圩渡航线随船监管,充实力量做好现场监管工作。


盯好客渡管控重点

紧盯藤县濛江镇渡口圩日、苍梧人和渡口圩日监管。加强现场巡查和电子盯屏结合,防范渡船超载、农(自)用船舶非法载客等违法行为、做好群众水上安全出行管理和服务工作。



抓好危化船舶监管

认真落实“三十条”硬措施、暂停港内危险品船舶动火作业,督促成品油码头、水上加油站(加气站)假期期间夜间停止成品油卸货、船舶供受油(气)作业。


截至5月4日,梧州海事局共出动执法人员171次,检查渡口69处,检查船舶193艘,保障群众水上安全出行35411人次。

百色海事局:为各族群众水上平安出行保驾护航

“五一”期间,登船夜游右江黄金水道、赏两岸流光溢彩成了百色市民、游客的热门选择。为保障群众夜间水上游玩平安,百色海事局进一步强化夜游船的安全监管工作,做好夜游船开航前安全检查,重点对船舶信号、通信、消防、救生等设备进行检查,严禁船舶“带病”上岗。


持续开展夜间巡航

节日期间,百色海事局持续开展夜间巡航,海事执法人员随船开展安全监管,实时掌握夜游船航行动态,在码头维护游客上下船秩序,叮嘱游客水上出行安全注意事项,乘船务必正确穿戴救生衣,竭力为每一趟航程保驾护航。


督促游船运营公司落实主体责任,确保运营安全,杜绝出现船舶超载等危险行为。

加强涉水旅游景区现场监管与服务保障工作

近期,国内外游客来到百色乘船游览南疆的奇山秀水,海事青年驻守繁忙的渡口和景区码头,引导旅游船舶有序航行、靠泊,登船提醒乘船游客正确穿戴救生衣,宣贯水上交通安全知识。



检查船舶适航情况,开展船员履职能力评估,提醒船员切勿超载、冒险航行。



加强码头作业区巡航检查力度

对在港船舶开展安全检查,重点检查船舶证书、配员、进出港报告、船员履职情况,以及船舶主辅机、消防、救生及无线电设备等,确保船舶适航、船员适任。

来源 | 北海海事局、防城港海事局、梧州海事局、百色海事局

审核 | 魏月星

责编 | 徐碧苑

编辑 | 钟子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