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赢不了中国的特朗普,又想到打“台湾牌”!美众院今天将表决两项涉台法案,授权美国务院全面解除与台湾交往限制,并故意歪曲联大2758号决议,试图掏空一中,为“台独”参与国际空间撑腰。

有台湾学者认为,引爆台海军事冲突只有两个因素:“台独”与美国彻底掏空一中政策。而美国特朗普政府,虽然不敢也不愿彻底翻脸,但正极限试探与挑衅。

关税战无法让中国低头,没了招数的特朗普兜兜转转还是想到最得心应手的“台湾牌”。在共和党议员推动下,在民主、共和两党都一致反中共识下,美国联邦众议院5日将表决“台湾保证实施法案”及“台湾国际团结法案”2项涉台法案,主要内容涉及两点:一是授权美国务院检视与台交往所自我施加的限制,列出解除的计划,不排除全面解除相关限制;二是染指联大第2758号决议,抹黑歪曲该协议内容“不涉及台湾”,本质上是想否定一个中国原则。

在当前美国两党都造成抗中,尤其特朗普对华关税战久攻不下的背景下,这两个法案大概率会通过。观察的重点,是与台交往限制会放宽到什么程度?是否会“全面解除”限制,包括是否解除“五黑名单”?是否允许台湾地区领导人访问美国,进入华府与白宫?

美国与台当局“断交”以来,美国务院制定了很多文件规范美国外交、军事与其他官员和台湾官员互动的种种“红线”,美国政府承诺不与台湾地区进行官方往来。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美国务院制定了“五黑名单”规定,即禁止台湾地区正副领导人、行政机构负责人,以及台当局外事部门、防务部门负责人等5个具有强烈“主权”象征的台湾地区官员进入华府。。相对应的,美国总统、副总统、国务卿、国防部长等官员,也禁止进入台湾窜访,禁止与台湾地区官员见面。

如果美国“全面解除美台交往限制”,“五黑名单”解禁,形同美国对台当局进行“实质外交承认”,这等同彻底掏空一中政策,触碰中美关系红线与底线,势必引起台海局势剧烈动荡,其严重性可想而知。

在这件事情上,特朗普第一任期末端曾经“试探”过。2021年1月,“反中狂魔”、时任美国务卿蓬佩奥于卸任前夕宣布取消对台政策自我施加的限制,废除所有与台交往准则。由于兹事体大,拜登政府上任后马上恢复“五黑名单”相关限制准则,但拜登也放宽了部份美台交往内容,允许美国官员常态性在联邦机构接待台湾官员,也允许美官员前往台当局“驻美代表处”与台官员会晤。

如今曾提出数项“挺台”法案的卢比奥掌美国务院,外界高度关注美方自我设限的去留。

今天这2项法案若在众议院通过,后续还有两个观察点:一是未来是否在美参议院通过?二是若众议长也通过,特朗普签署后是否会实质实施?如果参众两院通过,那特朗普极有可能签署。当然,此类法案只是“建议”性质,而非强制性法律,即可用可不用,因此,特朗普签署后不一定非得执行,但可以成为他对华“敲诈”的工具箱中的工具。

值得关注的是,“台湾保证实施法案”2023年获众议院高票通过,但在参议院未获得通过。

我的研判是,就算法案授权“全面解除”与台交往限制,在特朗普有关“中国大陆是桌子,台湾只是笔尖”的认知下,美国务院在实际执行层面也不可能解除“五黑名单”。毕竟,特朗普政府要的是与北京达成“交易”,而不是彻底翻桌。

就像2018年,美国通过所谓“台湾旅行法”,鼓动美台所有层级官员“互访”;2021年蓬佩奥在卸任前宣布取消美官交往所有限制,美国政府也不敢突破“五黑名单”规定。

赖清德想“走进白宫”,恐怕比登天还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