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方面的战事咱们已经很久没讲了,简单来说从叙利亚到黎巴嫩再到巴以之间,就是“混沌乱局”。所谓的协议有没有也就是一张废纸,天天就是乱打乱杀,反正外界管不了,也没人管。
因为伊朗主导的“抵抗之弧”事实上已经势微,德黑兰目前急于自保,黎巴嫩真主党还未收拢住阵脚,叙利亚进入“大吃鸡”状态,以色列的“传统压力”减轻了不少。
但随着土耳其势力对叙利亚的控制力度越来越大,令以色列面临了新的对手和对抗环境;而在加沙战争问题上,则还是泥潭状态。
加沙抵抗武装尽管在人员力量上得到恢复,但物质力量大不如前,加沙的民生环境也已经到了灾难状态,所以当前的综合抵抗能力大为削弱。
以色列明显想要趁机压垮加沙,但以军因为长期战争造成的减员过大,预备役人员负担过重,面临了无法征召足够地面兵力,且后者战力状态过于低迷的问题。
在这种“混沌乱局”的新时期,也门胡塞武装的作战倒是亮点不少。
实际上加沙战争跟也门胡塞武装的关系并不十分大,但胡塞武装却一直坚持到了现在;而且胡塞还不只是跟以色列对着干,现在更直面了美国海空力量与英军等仆从武装的联合打击。
美军为了能在胡塞问题上“拳-美-火”,动用了两个航母战斗群;另外在迪戈加西亚基地部署了6架B-2轰炸机,既有威胁伊朗之意,也直接参与了对胡塞武装的军事行动。
但美军以巨大的部署成本和弹药消耗对胡塞武装空袭多时,可造成的“真实打击”却比较有限。
这主要是因为胡塞武装经过之前与沙特联军的多年作战后,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应对空袭的流程;当地的多山环境以及山体之下军事基地的打造,也削弱了空袭的威力。
更关键的是美国方面对胡塞武装的高价值目标定位,始终存在问题,甚至从网络上寻找相关信息,结果大量弹药打击的是无效或者平民目标。
另外由于胡塞这边跟伊朗人打交道的模式跟黎巴嫩真主党不同,美、伊很难通过伊朗的暗线获知太多的胡塞情报,这也造成了打击效能的偏低。
所以在美军的“高强度”打击下,胡塞武装依然有完整的反击能力,不仅击落了20多架MQ-9无人机,还照常对美军的航母战斗群发动无人机、导弹打击。
虽然以胡塞武装的武器水平很难真的打到航母,但威胁度还是存在的,美军的压力也并不小,需要保持高度戒备水平,并消耗大量昂贵弹药才能保得周全。
甚至在4月28日的对抗中,还有一架F/A-18E战机连带牵引车,在航母做规避机动时被甩进了海里。
这已经是美军与胡塞武装的对抗中损失的第2架F/A-18战机了,在去年的12月21日,一架F/A-18F在双方的对抗中遭误击击落。
虽然这两架F/A-18并非由胡塞武装直接击落,但因为上述原因损失比被直接打掉还要丢人。
所以美军现在拿出的“成绩单”就是跟胡塞武装打得“有来有回”,甚至胡塞武装在跟美军对打之余,还抽出空来时不时向以色列发射弹道导弹。
我们都知道美国和以色列是啥关系,如果胡塞武装的导弹在美军的高强度打击之下,还是打到了以色列,那美军现在的打击成效算什么?
为了防止意外的发生,美军还向以色列部署了萨德系统,再加上以军自有的导弹拦截系统,可以说把弹丸之地的以色列护了个里三层、外三层。
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胡塞武装的导弹还是在5月4日“破防”得手,打在了以色列的国土上。
这是相当打脸的存在,因为这意味着美军一个多月来对胡塞武装高强度打击显得很弱;对方不仅可以从容地发动对航母的打击,还可以稳稳当当地拉出弹道导弹,对以色列实施打击。
而胡塞武装控制区距以色列其实并不近,最近点之间都有1600公里,而导弹发射点距目标点之间往往超过了2000公里。
胡塞武装手里有这种射程的导弹,而且还能在非集中突防的状态下,以单发作战模式穿过以色列的箭-3和美军的萨德系统,这足以令后者倒吸一口凉气。
这已经不是几千万美元的拦截弹消耗掉还没拦到的问题,而是胡塞武装都有了这种能力,那面对更厉害的导弹该怎么办的问题。
而且这次胡塞的导弹击中的区域又极其重要,它已经打在了以色列本-古里安机场区域内,距离核心设施只有几百米。
当然也可以说这几百米的差距并不算啥,可随着胡塞那边技术和使用经验的提升,下次突防成功,真砸到关键目标了该怎么办?
以色列人现在没空庆幸差了几百米,所以现在其官方都在想办法安抚人心。
比如以军就表示,这次之所以没有拦截成功是因为箭式系统出了故障,萨德则没能打到。但这种情况属于例外,正常情况下以军的拦截率还是可以到95%以上的。
不过这种说辞让数以十万计时常因防空警报而躲在掩体内的以色列人不满,所以现在以色列官方的表态很强硬,宣称要对胡塞背后的伊朗发动报复。
现在的伊朗肯定是不想跳出来当硬汉的,但如果以色列就硬是再把它拖下来,再叠加美国这个打手的出击,那中东这边可就更乱了。
至于胡塞这边,美、伊估计会下大力气来“清除”胡塞的核心领导层,除了这个手段,在当前的打击模式下,很难对胡塞造成致命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