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伊方最新报道,位于伊朗南部的沙希德拉贾伊港口突发了一场大爆炸,致使40人死亡、1000多人受伤,而伤亡数字可能还会上升。
当然,这起爆炸事件很快聚焦了国际社会的目光,而爆炸原因“可能与导弹燃料有关”的说法更是让这起事件变得扑朔迷离。
位于伊朗南部的沙希德拉贾伊港口发生了大爆炸
从现场画面能够看到该港口的空中腾起了巨大的蘑菇云,周边的建筑物都被严重毁坏,窗户破碎、墙体倒塌,现场可谓是一片狼藉。
在爆炸发生后,伊朗政府迅速做出了反应,总统佩泽希齐扬先是发文向遇难者哀悼,并要求对事件展开调查,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也下令要求彻查此事。
与此同时,伊朗卫生部宣布阿巴斯港进入紧急状态,救援团队也迅速投入到紧张的救援工作中,使用卡车运送泥土,堆放在爆炸现场周围,防止火势进一步蔓延。
这场悲剧的发生几乎在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多国对伊朗给予了问候与帮助,其中,中方反应迅速,俄方也立马对伊朗进行了支援。
具体来说,中国宣布暂停港口作业并保障公民安全,并与伊方保持密切沟通,俄罗斯派遣了紧急情况部的飞机帮助伊朗扑灭大火。
要知道,沙希德拉贾伊港占伊朗非石油货物进出口总量的55%以上,并承担着85%集装箱货物运输,爆炸直接导致其港口运力停摆,损失惨重。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
据英国海事安全公司称,上个月沙希德拉贾伊港口疑似接收了一批用于制造导弹燃料的化学品,一艘悬挂伊朗国旗的船只3月在该港口卸载了一批高氯酸钠。
而高氯酸钠主要用于制造高氯酸铵,这是导弹固体推进剂的主要成分之一 。
对此,伊朗尚未承认接收了高氯酸钠货物,伊朗海关总署表示爆炸事件可能与“港口地区储存的危险品和化学材料库存”有关,但对其具体细节并未明说。
若爆炸真与导弹燃料有关,这背后的影响和疑点就更值得深挖。
一方面,伊朗近年来在导弹技术方面的发展一直备受国际关注,尤其是在面临外部施压的情况下,其导弹技术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如果港口存放有导弹燃料相关化学品,伊朗为何在民用港口存储高危军事物资?这些化学品的来源、用途以及为何长时间存放在港口都需要进一步调查。
俄罗斯派遣了紧急情况部的飞机帮助伊朗扑灭大火
毕竟,港口作为重要的贸易和物流枢纽,每天都会有大量货物进出,其中不乏危险化学品,一旦管理出现漏洞,就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
另一方面,这一事件发生的时间节点也颇为敏感,正值伊朗与美国就伊朗核计划举行第三轮间接会谈之际,爆炸事件难免不让人将其与地缘政治联系起来。
这起非比寻常的爆炸事件或许有外部势力的介入,有部分舆论怀疑是以色列、美国或其他极端恐怖组织展开的破坏活动。
长期以来,伊朗与以色列的关系呈紧张态势,以色列曾多次对伊朗的基础设施、军事设施等进行袭击。
而巧合的是,在伊朗与美国展开间接谈判的节骨眼上,伊朗港口发生这样的大爆炸事件,很难不令人猜想是否是以色列为了破坏美伊谈判进程而采取的行动,这也是一个需要深入调查的方向。
还有,美伊关系前段时间可谓是剑拔弩张,特朗普政府多次威胁和施压伊朗,并实施了多轮制裁。
而这次第三轮谈判被视为双方关系缓和的一个契机,若伊朗港口爆炸事件被证实与军事活动相关,很有可能会加剧美国对伊朗“秘密推进导弹计划”的指控。
伊港爆炸造成巨大人员伤亡
不过,若这起爆炸事件被确为存储事故,伊朗政府将面临国内对安全监管不力的追责,而若指向外部破坏,可能引发针对以色列或美国的报复行动,为中东局势蒙上更大的阴影。
总之,此次伊朗港口爆炸事件,需要查明真相,给遇难者和国际社会一个交代,更重要的是,要避免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