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自己的超大社区

之前我们不仅肉眼看过上海康城,还实地去过贵阳的花果园,画面都非常震撼

但若以人口为指标,全亚洲最大的小区只有一个:北京天通苑

因为较早建成地铁、且离市区近,20分钟直达奥体,天通苑一直是北京出了名的睡城,成为无数人的“北漂”第一站



天通苑社区内部拍摄

到七普时这里人口数字已经非常夸张,社区内常住高达50万人,是上海最大小区康城的10倍还多

所以天通苑到底有什么魔力?能吸引这么多人?

如今真实情况又是什么样子?

这次北上之行,我的第二站来到了全亚洲最大的小区:天通苑

01

住在亚洲第一大社区究竟是什么样的体验

落脚天通苑的第一眼,迎接我的是北京季节限定的漫天杨絮

过天桥与中介会合后开车转了半天还没到目的地,他习以为常地向我解释:天通苑太大了

来的路上这6个字我深有体会

不夸张地说地铁3站依然走不出天通苑

仅5号线就设了3个站点:天通苑南站、天通苑站、天通苑北站



东面还有17号线天通苑东站

这两条现成地铁都是纵向的,分别在东西两侧,向南进市区都非常方便,但中间段的人就需要横穿小区才能坐上地铁了

不过在建中的13号线A线刚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年底部分通车后,小区中心会新增一个东三路站,横向也彻底打通了



所以未来内部就有5个地铁站,一个社区的交通配置几乎是全国罕见的水平

但天通苑的实力不止于此,除了地铁这里更常见的是公交

数了下共有40多个公交站,其中一条夜26路线甚至设置了11个站点



图源:天通苑社区网

直接在小区里玩起了贪吃蛇,稍有不慎就会坐过站

毫无疑问这已经是巨型社区的水平

官方数字显示占地8平方公里,东南西北加上本苑一共5个大区,每个大区内又用阿拉伯数字分出16个小分区

整体规划建筑面积600多万平



像这样的楼栋一共有645栋,而且每一栋都长得差不多

但只看数字感觉也还好,但中介把整个天通苑地图放在眼前时

我才直观意识到这不只是一个社区,而是一座小型城市



小区内部中小学幼儿园加起来十几个,中大型商场5个,甚至还有一个三甲医院

实话说这个配置国内很多县城都不多见

平时除了上班,压根不需要走出小区就能完成所有日常需求

其次人口体量也是一骑绝尘

七普数据中昌平区常住人口一共227万,天通苑一个小区就占了近50万,四分之一的水平

再加上还有流动人口,比如白领、外卖员、司机、建筑工人等分散在群租房或地下室里

全部算上大概能达到60-70万人,是冰岛一个国家的2倍之多

而如此复杂的人员结构也让天通苑成为了北京近郊最极致的“睡城”

尽管身在北五环外,但天通苑距离中心城区不过16公里,加上5号线贯通南北

很多人住在这里只为通勤,早晚高峰拥挤几乎是常态

这一点从地铁口密密麻麻的电瓶车数量也可以看得出



而地铁上五花八门的人群也都有一个殊途同归的方向:进市区打工



早高峰的5号线车厢内

之前昌平人力局公开过一个数据,回天地区人口的就业半径大多在10公里以上,工作地点也都是主城区

所以高峰期拥堵是必然的

主干道立汤路上堵成红色更是常态,哪怕到上午八点半之后,我实时拍摄的道路画面车流依然看不到尽头



除了拥挤,超大社区往往还有另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群租泛滥

跟随中介看房过程中,不少房间还存在着过去群租房的痕迹



虽然如今已经集体整治拆除,但还是看得出之前一套两房里可以挤多少人

而这些都是住在超大社区内无法避免的问题

02

也因为这样的魔幻,直接戳中了大型社区资产之痛

之前我们实地看过上海康城,这个超大社区的房价常年处于莘庄板块内的倒数

而且如果市场稍有风吹草动,超大社区往往是最不抗跌的那个

天通苑也有类似的情况,这个小阳春不但没有太多回涨信号,底价还在继续往下走

中介最先带我看的是中苑,品质属于上等,外立面是干净耐磨的仿砖材料和20年前观感差不多



就在小区中心位置,离医院、商场、学校也都非常近

但价格线却一路下滑



图源:安居客,仅供参考

一套97平两房去年上半年成交价还在400万水平,下半年就降到了380万

我看房当天房东挂牌价359万,第二天中介发来消息说最新成交价345万

算了下均价3.5万/平,远低于小区平均4.1万/平的挂牌价



也比10年前的水平还要更低

包括整体流动性也很差

这么低的价格并未给小区换来巨量成交

可以看到进入去年下半年,中苑挂牌不断增加,但成交却是缩减状态,两者距离越拉越远



图源:贝壳,仅供参考

到今年1季度,天通中苑挂牌率来到最高点的2.5%,但换手率仅有0.3%,这是2024年以来的最低点

近一年月均成交量仅8套



而中苑片区内最新挂牌量依然有177套

按照这个速度,在没有新增挂牌的情况下,还要卖22个月

本质上卖不动的原因有2个

一个是受产权性质影响,小区买卖成本比别人高出不少

整个天通苑属于一级经济适用房,满五后如果上市交易必须补缴10%的土地出让金

按97平2房的成交价345万来算,就是额外支付34.5万

而如果先转商品房再成交,也得花10几万的转商费

这笔钱数目不算小,买家肯定不愿意承担,而为了更快卖出房东都会主动承担这个费用

但成本支出太多挂牌价也会比别人高,房子就更不好卖了

除了产权,第二大问题就是房龄

天通苑始建于1999年,最早一批的房子都接近25年了,很多都是步梯多层,且大面积房源为主

于是20年后的今天,没电梯的老破大价值已经大打折扣,集体面临无人接盘的问题

这期间但凡有一套房子刷新底价,小区房价基本就压制在这个水平了,再想卖出高价难于登天



图源:贝壳

类似东一区就是2001年较早建设的一批,部分房源挂牌单价已经跌破2万

哪怕金三银四的三四层,单价也无限逼近2万水平线

而对超大社区房东来说,如今要面临的困境已经不只房价下滑了,因为租金也在降

从2024年开始整个租赁市场普降,一度租金高昂的天通苑也跟着低下了头



数据来源:安居客,仅供参考

中介告诉我目前这里2房稳定在5000-5500元/月,装修位置好一点的能租到6000元

这比巅峰时期每月少了500-1000元左右

浅算下目前租售比大概是1.91%

这个水平已经泯然众人矣

毕竟此前的天通苑备受关注,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这里的租售比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甚至可以媲美高级白领最多的朝阳区CBD东和亮马桥

更是碾压了大多数近郊居住区包括海淀学区房

而如今,二手卖不动也租不出去的情况下,这个光环显得有些摇摇欲坠了

这就是身为超大社区最无力的一件事,环境一旦变化它的抗压能力其实是最小的

03

但转一圈我也发现,天通苑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最早还要追溯到8年前的那场“回天计划”

2018年北京出台了一个政策,叫做《优化提升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天通苑和“双胞胎兄弟”回龙观,一起进入改造阶段

主要解决我们前面看到的堵车、群租以及生活配套等重大问题

到今年,这个计划已经更新到3.0,成果也非常明显

天通苑正在从“睡城”变身为“高级住区”

首先肉眼可见最明显的就是地铁口排队时间变短了

早高峰8点一刻,我在地铁里拍到的通勤队伍是这样的



无论闸机口还是站台上,大家依然匆忙但很难看到人挤人的状态

包括组团内的道路翻新后,走在街道内部人的视觉是非常开阔的,很少出现拥挤的情况



社区内管理水平也直线上升,尤其地铁站的停车场从一片混乱变得井井有条

这一点在另一个超大社区:回龙观,更加极致



地铁口非常有创意的自动双层停车模式,节约了大部分空间,让车辆可以有序摆放,完全不影响行人走动

包括前面提到群租问题,我踩盘过程中也基本看不见了

其次,整个社区的宜居感已经足够明显

这几年昌平区为天通苑灌入了大量配套资源,除了3条地铁和商场,连三甲医院、清华附小都来了

四通八达的地铁+名牌学校,意味着昌平区对天通苑的期望已经不再是普通的睡城了

这一点从人口变化上也能看得出来

以前的天通苑人员密集,但中介透露如今整个社区差不多聚集30万人左右,比巅峰期60万直接少了一大半



但人口结构却趋向合理了

根据他的体感,小区本地人和外地人的比例大概五五开

年龄来看,虽然社区仍以外来年轻人为主,但老年人比例也在提升

以天通苑北街道为例目前常住人口约14万人,60岁以上老年人比例已经高达21%

而剩余的年轻人也和以前不同

一方面普通流动人口都在向外迁移,比如我采访的一位网约车司机,以前就住在西苑群租单间里,如今搬到了板块北边的东三旗村房

与此同时,更多的中高端人才开始进入天通苑

之前的数据中很多通勤者在主城区工作,而如今随着地铁网络延伸,天通苑也开始承接来自中关村软件园、生命科学园、未来科学城这些方向的中高端居住人群



图源网络

从脏乱差的睡城走向真正的高级居住区,天通苑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这条路已经越来越宽了

04

事实上,每个向前发展的大型城市都有它自己的“天通苑”

比如开头提到的上海康城、贵州花果园

但今天我们关注超大社区并不是为了批判什么

其实天通苑们的出现也是带着使命而来的,属于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

拿寸土寸金的北京来说,98年福利分房成为历史后,面对京内大量外来人口,住哪里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彼时天通苑作为首批经济适用房,刚好解决了这一时期内的住房紧张

但也因为建设之初只考虑了居住,缺少长期规划,导致在城市边缘形成严重的职住失衡

甚至成了北京折叠的一个代名词

基于此,从市场角度看,今天的大型社区也依然不具备更多资产价值

市场向好时,房价低、好上车是超大社区的优点,但下行阶段这也恰恰是它们的痛点

20年楼市浮沉中,人群来来往往,唯一不变的是这些房子的居住属性



比如天通苑,住在里面的人可能已经换过好几轮了,但如今第三条地铁线即将开通,这里租住需求依然存在

所谓超大社区存在的意义也正是如此,就是不断承载着普通人挤进一线城市的梦

以上为正文,来自余奔雷

这是真叫卢俊公众号的第6056篇原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