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文章免费,免费!!!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2000年4月,浙江与湖南两省出动万余警民,围剿三个穷凶极恶的匪徒。

这三人团体中,主犯名叫杨良顺,不仅多次作案,而且反侦察意识极强,手段狠辣,常常对受害人一击毙命,还敢公然袭击警察。

调查过程中,警方对杨良顺的履历很是吃惊。

20多年前,杨良顺还是个相当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场上立过功,被当成军中模范,个人事迹也被广泛宣传。



正常情况下,部队领导会为他安排进入军校深造的机会。毕业之后,他就会成为一名军官,拥有相当光明且无可限量的前途。

可是现在,他却把自己人生的一条康庄大道走成了泥泞小路,从过去风风光光的战斗英雄变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越战老兵,为弟回家

1978年,在湖南茶陵偏远山区插队的杨良顺因为日常劳动表现优异,被推荐到了边防部队当兵。



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能有机会成为人民解放军队伍中的一员,对普通人来说完全是光宗耀祖的大事。杨良顺自然也不例外,为此十分欣喜。

他更没想到的是,当兵第二年,自己就有了实战历练的机会。

他跟随大部队一起被派到对越自卫反击战前线,在火线上蜕变,在硝烟中建功。

有一次随着连长一同出任务,对面越南军队阵营的士兵瞄准了连长所在的位置。眼看着连长即将毙命,杨良顺来不及多想,立即举枪,拼着暴露的危险,打中了敌人的枪管。

连长死里逃生,应变能力极强的杨良顺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看重,被当成好苗子培养。



接下来的战斗中,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身体素质优势和天赋,两次荣立3等功。明明还是个新兵蛋子,他的战绩甚至比一些老兵都要丰富。

他简直是部队中的全才,不仅可以在硬碰硬的肉搏战中取得优势,各种军事武器的使用也相当娴熟。在总参谋部举办的全军大比武中,他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相当耀眼。

上级领导对他非常看重,给了他许多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可是,他对于自己未来人生的选择,却辜负了领导的苦心。

1981年,远在家乡的弟弟杨卫兵给他写信,已经顶替了父亲的工作,进了工厂上班,期盼着他们早日转业回家,兄弟团聚。

从小到大,杨良顺最疼的就是这个弟弟。杨卫兵提出的要求,只要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他都会毫不犹豫的满足。

殊不知,也正是因为如此,兄弟二人才会走上犯罪的深渊。

明明领导已经告诉过他,部队上可以给他进入军校深造的机会,但他还是坚定的摇头拒绝,选择转业回家。

他本可以成为军官,最后却只能当个普通工人,但他却并不后悔。因为这个选择,意味着他能和弟弟常常相见。



他总记得,小时候的杨卫兵非常依赖自己,平时有个头疼脑热,总会第一时间告诉哥哥,把父母都排在后面。

杨卫兵也很贴心,小时候得了奖励,或者有什么好吃的,也总会第一时间跟哥哥分享,绝对不会藏私。

杨良顺去茶陵插队时,杨卫兵瞒着家人,独自赶路,两只脚都被磨破,才走到他身边,只为了见自己想念的哥哥一面。

那天晚上,看着弟弟鲜血淋漓的双脚,听着弟弟拼命忍住疼痛时发出的细微声音,杨良顺在心底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珍惜今生这一段做兄弟的缘分。

因为杨卫兵,他的前路被改写。也因为杨卫兵,他的人生完全变了个模样。

沆瀣一气,自作自受

杨良顺回到老家后,兄弟二人也过了一段时间的安生日子,各自工作,组建家庭,还被评为单位上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他本以为,这样平淡又幸福的日子可以持续一生,兄弟俩就算不能出人头地,也能互相帮助,过好每一天。

可谁能想到,1994年发生的一件事情,完全打破了他的幻想。

杨良顺偶然间发现,他的弟弟伙同单位的另外两个人偷卖公家物品,把拿到的钱都挥霍到了牌桌上。

赌博就是个无底深坑,他本想劝弟弟尽早回头,不要沉溺,没想到自己却一头栽了进去,染上了赌瘾,再也无法自拔。



兄弟二人的那点儿死工资根本不够他们输的,欠了债,他们就只能去偷去抢。违法犯罪这条道路,一旦开了头,就很难有终结的时候。

1998年2月,他们在偷窃一辆摩托车时被失主发现。失主带着人前来兴师问罪,两方人马扭打到一起,场面十分激烈。



因为杨卫兵吃了亏,所以一开始本不想动手的杨良顺红了眼,拿着刀便不管不顾的冲上来,见人就砍,像个疯子。

一个年轻小伙子因为伤势过重,失血过多,在被送到医院的路途中不治身亡。

这不是杨良顺第一次杀人,但是他第一次杀死无辜的人,和他过去在战场上杀敌的性质完全不同。

经此一事,他再也没了回头的机会。

此后数年,兄弟二人辗转各地作案,互相掩护。杨良顺凭借着优越的身手,在不同的作案过程中横冲直撞,导致多人重伤和丧命。

1999年,他们在销赃之时被路边巡警发现。杨卫兵心里还有些忐忑,杨良顺却不管三七二十一,拿出枪来就对着警察射击。



随着两声枪响,对面的两个警察都倒在了血泊当中。杨良顺的犯罪行为再次升级,袭警的罪名板上钉钉。

2000年,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就接连犯下几起重大案件,引起了湖南湘潭警方的高度重视。

有时候兄弟二人不得不分开行动,杨良顺就会叮嘱弟弟:

“如果出了什么意外,你就像我之前跟你说的那样,把所有罪名都推到我的身上,不用管我。”

从违法犯罪之初,到后来遭到围剿,他对弟弟的态度都始终如一。

如果没有杨卫兵,他可能不会脱下军装,不会回到老家,不会参与赌博,不会抢劫偷窃,不会一怒之下失手杀人,更不会接二连三的背负血债。

弟弟改变了他的人生,但他对弟弟却没有丝毫怨言。因为所有的选择,都是他自己做出来的。

千人围剿,重罪分子

2000年4月4日,浙江省公安部门收到一个惊人消息,杨良顺兄弟二人携带烈性炸药乘坐火车,从湖南株洲出发,计划到达浙江宁波之后行凶。

作为亡命之徒,他们的精神状况很不稳定,身上又携带着杀伤力极强的炸药,这让警方非常担心。

省公安厅和铁道公安部立即展开沿线部署,全力追踪列车路线,实时锁定他们的位置。

几千名荷枪实弹的警务人员同时行动,分头执行任务。与此同时,大批湖南警察也在以最快的速度赶往宁波,势必要在歹徒行凶之前将他们堵截。



就在他们登上株洲火车站的列车之前,当地警方也提前拿到消息,对他们展开伏击。

然而杨良顺十分狡猾,洞察先机,在乘车人群的遮掩之下摆脱追踪,成功登上了列车。

正是因为伏击未成,湖南警方才会扼腕叹息,也才会紧锣密鼓的朝浙江赶去。



就在公安机关忙碌不休之时,列车上的杨良顺也似乎嗅到了危险的气息。

列车即将到达浙江上虞之时,他突然开口,对弟弟说,自己要下车做其他事情,让他和另外一个同伙按计划赶到目的地。

别误会,他的做法可不是临阵脱逃,而是为了保护他的弟弟。

他想提前下车,就是为了把执法人员的视线引开,给弟弟制造逃跑的机会。

可没想到,杨卫兵对哥哥同样情深意重,不肯被留在火车上,坚持要跟着杨良顺一起下车。

杨良顺拗不过弟弟的坚持,只好带着弟弟一起行动。

换个角度来想,把弟弟带在身边,他也能更放心些。就算遇到危险,他也可以第一时间挡在弟弟身前。

于是,杨家兄弟二人在上虞下车。另一名同伙肖林明,接下来则单独行动。



两人的最新动向被第一时间反映到了警察手里,原本在浙江宁波设置围捕网的警务人员,立即调整工作,把重心转移到浙江上虞。

兄弟二人很有罪犯的自觉,下车之后行动极其低调。时时刻刻,杨良顺都关注着杨卫兵的安全,看起来真有点儿长兄如父的味道。

4月6日凌晨,两个本性难移之人潜入村庄,正打算抢劫村民的摩托车,没想到却正面对上了围山的公安部队和武警人员。

兄弟二人被围困在一处犄角负隅顽抗,武警陆纪明的枪口稳稳地对准了杨卫兵,空气紧张得仿佛凝固。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杨良顺突然转身扑倒弟弟。

他用自己的身躯为弟弟挡下了那颗致命的子弹,子弹无情地穿透了他的头颅,他用最后的意识,将手中的手枪塞到弟弟手中,用最后一口气说道:“快走,我不能再陪你了。”

杨卫兵紧紧抱着哥哥的尸体,双腿在混乱中被流弹击中,疼痛让他几乎无法站立。

孤身一人的杨卫兵,躲进了一栋三层小楼,试图做最后的抵抗。

公安民警与武警官兵迅速包围了现场,经过一番激烈的交锋,杨卫兵最终被击毙。

在他倒下的地方,发现了一封遗书,字里行间透露着深深的悔恨与对哥哥的眷恋:

“是我害了我哥,愿来世我们能再续兄弟情。”

兄弟情谊让人唏嘘,但这二人也是情法不容、咎由自取。



结语

感情可以蒙蔽人的双眼,爱情是这样,亲情也是这样。因为杨卫兵,杨良顺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最终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当然,这也不能全怪杨卫兵,他是个成年人,需要对自己人生的错误负主要责任。

参考:

《兄弟情孽》 《人民公安》2000.12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