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仪征,对原平台表示感谢!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删除

美丽宜居是广大人民群众对乡村最朴素的向往和追求。

近年来,仪征对农村道路、河塘、村庄、绿化和公共设施开展“五位一体”长效管护,极大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不仅让乡村图景有颜值,更让村民生活有品质!


全长18公里的胥浦河是仪征西部引排的骨干河道。

2024年,胥浦河入选水利部幸福河湖建设项目,是江苏省两条入选河流之一。

借助这一项目,仪征对胥浦河沿岸进行系统治理,并实施长效管护。


仪征市河道管理中心主任曹国虎介绍,他们购置了7条管护船,每条船配备三到四名人员,以实现对水面的全面保洁和管护。


整治前的胥浦河曾是淤泥堵塞、杂草丛生、污水流入,环境脏乱差、水体黑臭浑。河道治理,问题在水上,根子在岸上!

为此,当地针对工业源、面源等全面梳排并制定综合整治方案,通过溯源、截污、纳管、监测等治理措施和技术手段彻底规避风险源,确保污水不入河、不渗漏。


枣林村村民李成林表示,胥浦河经过治理后焕然一新,两岸绿树成荫,水清岸秀,已成为当地居民的幸福河。


枣林村党总支书记李斌介绍,胥浦河整治后实现了水清岸绿,村民们在夜晚还可以利用灯光设施到河边游玩。


为了将胥浦河打造成幸福河,仪征以河流水系为纽带,以镇区、乡村为节点,系统谋划构建“一轴、三核、多节点”的水系空间体系格局和水生态安全格局,打造“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生态、安全”的胥浦河流域现代河网水系。

曹国虎介绍,当地已出台河塘库联动办法,通过整合乡镇水利站和河道管理中心的力量,要求每个乡镇水利站抽调两名人员兼职参与河道巡查,确保责任落实到人。

同时,采取"人防+技防"相结合的方式,并运用车辆巡查、船只巡查等手段,实现全域覆盖、无死角监管。


破解乡村环境治理难题不仅需要部门推动,更需要全民参与。

在刘集镇白羊村,村民们正在编制草绳,用来清理水塘的漂浮物。

这两年,白羊村大力开展环境整治,路变好了、河塘变清了、景观小品也建起来了。

身边的环境变美了,村民参与村庄美化的积极性更高了。


白羊村村民高安宝表示,村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成效显著,作为村民也应当积极参与其中。


借助优美的生态环境,白羊村积极发展“林下菌菇+茶业基地”,带领村民增收。

眼下,越来越多年轻人投身乡村振兴,白羊村也成为远近闻名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和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白羊村党总支书记郭俊介绍,随着村庄环境显著改善,村民主动参与环境治理的意识不断增强。

如今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不仅在外打拼的年轻人纷纷返乡创业,还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前来观光打卡。

河清岸美的水系是良好人居环境的应有之义。在马集镇方营村,大鲍冲心河经过治理,具备了良好的行洪、排涝、灌溉功能。


马集镇方营村党总支书记周丹表示,该村通过持续开展环境整治工作,建立了河道定期巡查机制,重点检查是否存在浮生植物及其他水生植物。

同时安排保洁人员对浮生植物和水生植物开展清理作业,确保河道始终保持清洁状态。


据了解,自2011年起,仪征市组建农村保洁队伍,对农村道路、河塘、村庄、绿化和公共设施开展“五位一体”长效管护,同时,多次修订农村环境长效管护工作意见,制定“农户家前屋后保洁、村庄公共区域保洁”“十六条”管护标准。

按照“每个庄台有人扫、每个河塘有人清、每条道路有人护、每处垃圾有人运、每个设施有人管”的要求,划定保洁包干区域,明确工作职责,确保人员定岗到位、责任措施明确。

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管护经费,切实保障长效管护工作的正常运行,工作专班则常态化开展工作检查,确保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