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5 月3 日,马刺官方宣布:76 岁的格雷格・波波维奇正式卸任主教练,结束 29 年的 “马刺岁月”。



消息一出,整个 NBA 都安静了 —— 有人翻出 2014 年他在总决赛场边憋笑的老照片,有人想起他骂帕克 “软弱” 的严厉,更多人红着眼,想起他陪邓肯哭、劝博班 “为家庭离开” 的温柔。

这个总被调侃 “记者的噩梦” 的老头,用 29 年把马刺刻进了篮球史:5 次总冠军、1336 场胜利(历史第一)、连续 22 年季后赛 —— 但这些数字,远不足以定义他。



从空军军官到 “防守教父”:他把 “赢球哲学” 刻进马刺基因

波波维奇的故事,比电影更传奇。

他本是空军军官,主修苏联研究,梦想当特工。但篮球改变了他的轨迹 —— 服役时带队和苏联打交流赛,退役后当大学助教,30 岁成了 NCAA三级弱旅的主教练。

在那所 28 年没赢过球的学校,他只做一件事:练防守。他吼着 “防守才能赢球”,带着学生每天加练,最终拿下校史首冠。这个奖杯,他在办公室摆了一辈子 —— 那是他 “篮球哲学” 的起点。

1988 年,他跟着恩师拉里・布朗进马刺当助教;1994 年升球队总管;1996 年,马刺 3 胜 15 败,他做了个 “疯决定”:开除主教练,自己接手。

这一年,马刺 17 胜 47 败 —— 但他要的,是 1997 年的状元签,和那个叫邓肯的 “石佛”。



29 年 5 冠:他用 “团队篮球” 定义一个时代

波波维奇的马刺,是 “团队篮球” 的代名词。

1999 年首冠,他用防守把尼克斯按在 90 分以下;2003 年再夺冠,“双塔” 邓肯 + 罗宾逊成了 “禁区大闸”;2005 年击败活塞,他让 “团队配合” 成了季后赛杀招;2007 年横扫詹姆斯,他说 “年轻不是借口”;2014 年复仇热火,他带着 36 岁的邓肯、35 岁的吉诺比利,用 “美丽篮球” 4-1 碾压三巨头。

他的 “选人眼光” 更是一绝:57 顺位捡吉诺比利,28 顺位挑帕克,把伦纳德从 “3D 工兵” 养成 FMVP。这些 “边角料”,在他手里成了 “GDP”“新三驾马车”,成了马刺 20 年的支柱。

他甚至改变了联盟 —— 当太阳跑轰风靡时,他用防守一次次击败纳什;当 “巨星抱团” 成风时,他带着 “36 岁邓肯 + 35 岁马努 + 30 岁帕克” 杀进总决赛。他证明:篮球不是个人秀,是 团队的战争。



他不只是教练:他是球员的 “人生导师”

波波维奇的严厉,是出了名的。

帕克试训时被骂 “软弱”,吉诺比利刚来时被吼 “别玩花活”,伦纳德第一年被要求 “先防死科比”。但他的严厉,藏着更深的温柔 ——

博班被高薪挖角,他骂:“你是好孩子,给我滚!” 后来解释:“我不能让他为了我放弃家庭。”

邓肯父亲去世前,拉着他的手说:“帮我看着这孩子,别让他变了。”20 年后,邓肯入选名人堂,哭着说:“他做到了。”



德罗赞父亲去世,他陪他在房间哭了两小时:“你不走,我就不走。”

伦纳德回马刺被嘘,他抢过麦克风:“别嘘了,这不是我们的风格。”

他总说:“赢球是假的,这些关系才是真的。” 胜利会褪色,但他和球员的羁绊,成了马刺最珍贵的 “文化”。



退休不是终点:他把 “马刺精神” 传给文班

2024 年,马刺选中文班亚马 —— 这个 221 公分的 “怪物”,说 “我想被波波骂”。但输球时,波波却摸摸他的头:“我知道你都明白。”

他不再吼文班 “练防守”,反而鼓励他当 “超大型侧翼”,多投三分;他不再执着 “赢球”,而是看着文班成长,像看自己的孙子。

2025 年 5 月,他因健康退休,但马刺官网写着:“他仍是球队管理高层,永远是马刺的‘灵魂’。”

科尔、乌杜卡穿上印有他名字的衣服致敬,文班在社交媒体上写:“能成为你 29 年的一部分,我很荣幸。” 邓肯、帕克、吉诺比利、伦纳德 —— 这些他带过的球员,都在说同一句话:“谢谢。”



他教会我们,篮球之外还有人生

波波维奇的 29 年,不只是 5 冠、1336 胜、22 年季后赛。

他教会马刺:赢球不是目的,团队、信任、超越篮球的温暖,才是 “马刺文化” 的核心。

他退休了,但 “防守赢得冠军” 的标语还在弗罗斯特银行中心;他的 “毒舌” 还在记者会上被怀念;他和球员的故事,还在被一遍遍讲起。

76 岁的波波维奇,终于可以歇歇了。但马刺的 “教父时代”,永远不会落幕 —— 因为他留下的,不只是奖杯和胜场,是一群人,一段情,和 “生活大于篮球” 的信仰。

谢谢你,波波维奇 —— 你不仅是马刺的教练,是 NBA 的传奇,更是所有热爱篮球的人,最温暖的 “人生导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