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财讯,东部战区发言人证实美"劳伦斯"号驱逐舰非法穿越台湾海峡。这已是本年度美军舰第十二次触碰台海红线,中国海空力量全程实施战术压制。
4月23日清晨的台海浓雾中,东部战区某雷达站率先捕捉到异常电磁信号。正在执行战备巡航的054A型导弹护卫舰盐城舰立即转入一级战斗部署,舰载直-9C反潜直升机紧急升空。与此同时,浙东某机场数架挂载霹雳-15导弹的歼-16战机在复杂气象条件下完成战斗起飞,与空中加油机实施夜间空中加油后直扑目标海域。这种"舰机协同、多层拦截"的战术配置,正是该战区在跨昼夜飞行训练中反复强化的核心科目。
歼-16战机资料图
卫星影像显示,美军驱逐舰在穿越海峡期间始终保持雷达静默,试图利用电子伪装规避监控。东部战区电子对抗部队通过频谱监测系统,在3小时内成功破解其通信加密方式,迫使对方恢复常规电磁信号特征。这种"猫鼠游戏"的技术较量背后,隐藏着美军试图测试中国军队战场感知能力的深层意图。五角大楼公开数据显示,过去三年部署在西太平洋的伯克级驱逐舰,有76%的航次包含电子对抗测试任务。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事件发生在解放军"联合利剑-2024"环台战备警巡结束后的第七天。军事专家指出,战区部队在最近十次实兵演练中,将恶劣天气条件下的武器操作成功率提升至92%,较去年同期提升11个百分点。特别是在低能见度环境中,歼-16战机编队创造了连续48小时保持战斗巡航的纪录,这为应对突发事态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美国第七舰队新闻稿声称其航行符合"国际水域自由通行原则",却刻意回避了三个关键事实:该舰穿越期间实施雷达静默违反《海上意外相遇规则》;航线紧贴海峡中线东侧0.8海里;航速始终保持28节战斗航速。这种具有明显挑衅性质的航行模式,与其说是"自由航行",不如说是精心设计的战术试探。
军舰资料图
中国国防部数据库显示,自2021年以来,美军在台海实施所谓"航行自由"行动的频率年均增长17%,但遭遇有效反制的概率从43%提升至89%。这种变化源于解放军构建的多维监控体系——包括低轨卫星星座、岸基超视距雷达和无人侦察机的三重覆盖,使得对海峡动态的掌握精度达到50米级。
当美舰试图在夜间利用复杂气象遁形时,东部战区某电子侦察旅的量子雷达系统已锁定其位置坐标。这种自主研发的新型装备可在极端天气下保持300公里有效探测距离,误差不超过2个舰体长度。技术突破带来的战场优势,正是中国军队敢于直面挑衅的底气所在。
台海局势的实质是主权问题。中国军队近期在福建沿海部署的远程火箭炮部队,射程覆盖海峡全境;某新型隐身护卫舰的入列,使战区舰艇平均反应时间缩短至15分钟;空警-500预警机与歼-20战机的数据链融合,构建起全天候空中警戒网。这些实实在在的战斗力提升,构成维护国家统一的钢铁长城。
歼-20战机资料图
东部战区发言人的严正警告绝非外交辞令。从雷达锁定到战机伴飞,从电磁压制到战术机动,每个环节都彰显着中国军队捍卫主权的决心与能力。那些试图在台海制造事端的势力应当清醒认识到:任何挑衅行为都将遭到加倍反制,任何越线举动终将自食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