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Android的拿来主义、心存幻想,换来的竟是一剂不可描述的难言之隐!
吉利App、极氪App、领克App崩了(现已恢复),比如吉利集团多品牌汽车App断网报错,不排除就是这样的信号。别以为只是吉利多个App崩了,往前倒推,4月16日,零跑汽车App也崩了;3月21日,长城汽车旗下多个APP还是崩了;1月9日,比亚迪多个App比如王朝、海洋App同样崩了……
什么原因?考虑到同一地点、同一时间未出现其它汽车品牌App同样的故障,那么第一个要排除的是蜂窝网络信号的强弱问题。考虑到如今的手机内存至少8GB机身运存、256GB机身内存起步,那么第二个要排除的是内存不足以支撑App运行的问题。
不出所料,除了零跑汽车回应是系统维护期引发故障之外,从比亚迪、长城到吉利,事后均回应是云服务器异常而引发的故障。这其中可能的原因,要么是CPU、GPU、内存、带宽等服务器硬件资源不足以满足瞬时高并发要求,要么服务器系统架构设计就存在缺陷。
吉利、长城、比亚迪虽然都这么解释了,而更迷之蹊跷的悬念却是:悬念之一,纯App厂商很少出现崩了的情况,而为什么汽车品牌App却接连二三崩了?悬念之二,前几年汽车品牌App很少崩了,可为什么2025年各家汽车App却在不到半年先后崩了?
原因很简单,纯App厂商是跟着Android阵营OEM手机厂商走的,而多数OEM手机厂商与谷歌有官方合作关系,其系统大抵是基于及时更新状态的AOSP而定制的,大多还在谷歌正常推送安全补丁范围之内。
再说谷歌对Android用于汽车的安排,不说还好,一说就吓了一跳。Android本身不是针对智能座舱的,Android Automotive才算是。但Android Automotive用于座舱还有一些前置兼容条件:一方面,谷歌强调相对应的安卓手机系统版本须是Android 8.0(有线)或Android 11(无线)以上;另一方面,谷歌却已宣布停止对Android12/12L推送安全补丁。
所以,对国产车企来说,这意味着什么?如果其座舱系统基于Android Automotive开发,那么其座舱屏就很可能与很多纯App厂商基于AOSP开发的App不兼容;如果其座舱系统基于AOSP开发,那么各自的汽车品牌App就很可能与Android Automotive不兼容。
话说,一大票车主当初入手吉利、长城、零跑、比亚迪某款车型的时候,他们知道吉利、长城、零跑、比亚迪的座舱系统、品牌App,是基于哪一个版本AOSP或者Android Automotive开发的吗?要么不知道,要么想知道也知道不了,因为一些车企也羞于公布。
这也就算了,更大的隐患还在于,与纯App厂商几乎不需要考虑AOSP对NFC、Ble、UWB无线堆栈兼容性完全不同的是,座舱系统以及对应的汽车品牌App对NFC、Ble、UWB无线堆栈兼容性却偏偏要求最高,没有之一。兼容性好,只要网络不是问题,汽车品牌App啥时候用都不是问题;兼容性不好,即使网络强到飞起,汽车品牌App也有可能崩了。
所以,云服务器异常可能只是表面原因,吉利、长城、零跑、比亚迪一众汽车品牌App崩了的真正隐患,也可能就来自于车主手机和座舱之间Android版本兼容性,尤其是座舱Android对NFC、Ble、UWB无线堆栈的兼容性。
问题来了,这只是一番意淫么?对不起,请问一下,国产车企有谁接受谷歌认证么?至少没听说,官宣更是没有。既然如此,谷歌还会充分考虑Android用于座舱、支撑汽车品牌App的兼容性么?谷歌还会充分考虑Android对NFC、Ble、UWB无线堆栈的兼容性么?基本上是不用指望的。如果没猜错的话,这正是谷歌将Android外部开源分支并入内部研发的原因之一。
而回想当初,国产车企为什么几乎不约而同抱上Android大腿,定制各自的座舱系统,并基于其座舱系统开发各自的汽车品牌App?自以为是Android开源的,自认为谁都能免费吃大餐,殊不知,Android尤其谷歌认证却是谷歌真垄断。
果不其然,一众国产车企如今都亲自证明了:原来,Android拿来主义这碗饭并不好吃,对Android心存幻想这碗饭恐怕更是吃了个难言之隐。
反观基于openHarmony的鸿蒙座舱HarmonySpace,你听说哪个车主吐槽鸿蒙智行四界任何一个App崩了么?从来就没有。为什么?openHarmony的跨端性,就决定其不同终端不需要考虑系统的兼容性,openHarmony对Near Link、WiFi、NFC、Ble、UWB无线堆栈兼容性更是首屈一指,没有之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