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华一个名字听起来普普通通的理发师,却在过去一年里,成了无数人手机屏幕里的“顶流”。

她的理发店,曾经门庭若市,排队的顾客能从街头堵到街尾。

30块钱一次的平价理发,配上她爽朗的笑声和接地气的直播,晓华火得一塌糊涂。



可谁能想到,如今她却在镜头前苦笑,坦言店面亏了3万,理发这行当压根不挣钱。

流量褪去的这一路,晓华经历了啥?

要说晓华的爆火,还得从一年前说起。



那会儿,她和老公在街角开了一家不起眼的小理发店,靠着30块一次的理发费,日子过得简单却踏实。

晓华的手艺不花哨,但胜在稳当,剪完头发的人总能满意地摸摸脑袋,笑着走出去。



她喜欢跟顾客聊天,聊家长里短,聊生活琐碎,嘴上没啥大道理,却总能让人觉得暖乎乎的。

也不知道是哪一天,晓华突发奇想,开了直播。



镜头里,她一边挥着剪刀,一边跟网友唠嗑,偶尔还甩两句地方土话,逗得屏幕那头的观众哈哈大笑。

她的直播间没啥套路,不卖货、不带节奏,就是实打实地剪头发。



30块的理发,剪完还能听晓华讲个笑话,性价比高得离谱。

没多久,她的直播间从几十人涨到几千人,再到几十万,粉丝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那段时间,晓华的理发店成了“网红打卡地”。



每天天不亮,门口就排起了长队,年轻人拿着手机拍,中年人带着全家来体验,连路过的大爷大妈都忍不住凑热闹。

晓华忙得脚不沾地,但乐在其中。她常说:“我就是个普通人,能让大家伙儿高兴,我就知足了。”



那会儿,她和老公一个月能攒下小两万,日子红火得像过年。

可火得太快,也容易烧得晕头转向。

晓华的店越开越大,雇了几个帮手,房租、水电、人工成本一下子上去了。



以前她和老公两个人忙活,赚的钱实打实揣兜里;现在分给师傅的钱一多,账本上的数字就开始发红。

她在采访里提到:“我这人吧,比较大方,30块的理发,我得给师傅分15块,剩下的还得交房租、买设备,算来算去,兜里啥也没剩。”



晓华的“哭穷”不是第一次。

早在爆火初期,就有网友问她:“你这么火,为啥不直播带货?卖个发胶、推子啥的,不比剪头发来钱快?”



晓华当时笑得一脸真诚:“我这人没啥大本事,挣不到自己认知以外的钱。踏踏实实剪头发,够养家糊口就行。”

这话听着朴实,可如今再看,多少有点辛酸。

网红的光环,听着风光,背地里却是个无底洞。



晓华的理发店,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一算账,亏得她直挠头。

她坦言,店面一个月亏了3万,钱也不知道花哪儿去了。

房租贵、人工多、设备得更新,赚来的钱像流水一样哗哗淌出去。



她怀念起从前的小日子:“那会儿就我跟我老公,忙是忙了点,但钱攒得实诚,一个月两万,稳稳当当。”

网友对晓华的“哭穷”反应两极化。

有人觉得她矫情:“火成那样还喊穷?是不是想博同情?”



也有人替她叫屈:“理发30块,分出去一半,能剩啥?她又不是大老板,撑个门面不容易。”

其实晓华的困境,多少反映了网红经济的真相:流量来得快,去得也快,风光的时候人人捧你,转身就可能门可罗雀。



更别提,晓华这种“老实人”式的经营方式,压根没学会怎么把流量变现。

就在理发店亏钱的消息传开时,晓华又扔出一枚重磅炸弹:她去演电影了!



而且不是小角色,是跟马丽惠英红这样的实力派搭档,出演电影《水饺皇后》。

片场花絮里,晓华站在C位,马丽搂着她肩膀,笑得亲切。

网友看了直呼:“这姐们儿是开挂了吧?从理发店直接蹦到大银幕?”



晓华的跨界,听起来像天方夜谭,但细想又在情理之中。

她爆火后,靠着真诚的性格和接地气的形象,圈粉无数。

电影团队看中了她的“国民度”,觉得她身上那股子烟火气,特别适合《水饺皇后》这种讲述普通人奋斗故事的片子。



晓华自己也挺豁得出去,采访时说:“演戏对我来说是新鲜事儿,我没啥经验,就当给自己长长见识。能跟马丽姐、惠英红姐学点东西,值了!”

不过演戏这事儿,对晓华来说也不是全然的“高光时刻”。

有网友猜测,她跨界拍电影,是不是因为理发店亏得太狠,逼得她另谋出路?



这话虽然有点揣测,但也不无道理。

毕竟,理发这行当,赚的是辛苦钱,演戏却可能是一次翻身的机会。

晓华自己倒没想那么多,她说:“我还是喜欢剪头发,演戏就是试试水,成了是惊喜,不成也不亏。



信息来源:
极目新闻2025.5.4《流量过后,依然晓华2:目前店面处于亏损状态,不挣钱》



信源二:江南都市报。2025.4.27《发型师晓华、马丽、惠英红三人同框,晓华被曝进军娱乐圈,目前正在拍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