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尽江湖快意恩仇的金庸,晚年却被亲情拉入泥潭。
别人家的孩子是“别人家的光”,金庸的孩子,却一个比一个苦。
大儿子19岁上吊离世,二儿子偷了115港币的碟片被抓,大女儿5岁失聪,只有小女儿过得还算圆满。
堂堂武侠宗师,写出了最理想的侠义世界,现实生活里却连最基本的父亲角色都没当好。
江湖里风云再起都能收场,家里这点事,金庸却怎么也没能圆。
01
查传侠是金庸最骄傲的大儿子。
11岁就在报纸上发表《我的人生是为了什么》,文章文笔老道,句句见骨。
金庸当时都感慨“这孩子像我”。
可谁想到,这个聪明绝顶的孩子,19岁时在留学地自缢身亡。
时间正好卡在金庸和朱玫婚姻决裂的时候。
家里鸡飞狗跳,母亲伤心欲绝,父亲忙着和情人翻篇,没人顾得上他。
忧郁、孤独、自责,那条绳子勒断了一个天才,也勒疼了金庸一辈子的心。
查传倜是二儿子,不爱读书,也不爱写字。
出国学会计,回来改行开饭店。饭店生意做得不错,却因为偷碟片被抓。
只值115港币。不是缺钱,就是缺认同。
可能那一刻,就想让父亲丢一次脸。或许是小时候的积怨,成年后终于找到发泄的出口。
再说查传诗,大女儿。
5岁时误用抗生素导致双耳失聪。
从此听不见人间声响。金庸疼她,写《神雕侠侣》时把小龙女身上的孤寂、清冷,全都写进去了。
有人说小龙女就是查传诗的影子。她也争气,自己学会了适应,长大后嫁了个离过婚的男人。
金庸强烈反对,结果换来女儿的彻底决裂。
查传钠是最小的女儿。
没出大事,没跟父亲翻脸,也没给媒体添谈资。
走上绘画之路,安静生活。在混乱的金庸家庭里,她是唯一活成了正常模样的人。
02
金庸出身浙江海宁查家,是书香门第。
母亲那边是徐志摩的亲戚,才子基因藏在血液里。
早年写剧本、办报纸,后来写武侠小说,一写成神。
《射雕》《神雕》《倚天》《笑傲江湖》《天龙八部》……每一本都能撑起一个江湖。
江湖里的人物,讲的是情义与牺牲。但金庸自己,却在情感里屡屡落败。
三段婚姻,一段比一段狗血。第一任杜冶芬貌美如花,最后嫌弃他穷;
第二任朱玫,陪他创业生娃,最后被抛弃;
第三任林乐怡,小了他三十岁,等他事业有成后接手一切。
别人拿青春赌明天,朱玫拿一生换成就,换来的是——一纸离婚协议。
金庸把所有温柔写进小说,却没留给身边的人。
03
2018年金庸去世,94岁。
那年无数人发文悼念他,说“一个时代结束了”。
可只有真正读过他一生的人知道,他的家,不是江湖,是战场。
查传侠的离世成了他最不能触碰的伤口。
查传倜被警察带走那天,他没发一言。
查传诗结婚那年,他和人翻脸,却没换回女儿的回头。
晚年的金庸很沉默。他偶尔会说自己年轻时“太执着”,但从不说后悔。
可能后悔这种情绪,在他心里早已经没处安放。
晚年他把所有时间都交给佛学和修行。写不动书了,就在家看看新闻、听听古琴,偶尔也提笔写写回忆。
但从没提过这些孩子的结局。不是不记得,是不敢回头。
04
金庸笔下的江湖,热血、磊落、讲道义。
但真实的金庸,没能给出一个合格的父亲样本。
四个孩子,三个命途多舛,一个才得善终。这不是宿命,而是选择。
朱玫帮他打天下,却没换来婚姻的善待;
孩子们一出生就是聚光灯下的人物,却没有感受到什么温暖。
江湖之外,金庸终其一生,也没找到真正的“侠之大者”。
他曾写下:“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可也许,他真正欠的,是家人,是孩子。
如今人走茶凉,只剩作品还在流传。
江湖很大,但家,其实更难走通。
人啊,还是要先做个好父亲,再去想当“大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