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经济新闻》5月1日报道,日本政府为开展北冰洋研究,决定向丹麦格陵兰岛派出新造的破冰船,为世界各国研究人员收集观测数据奠定基础。北冰洋的航线开拓和资源开发值得期待。日本政府此举也出于对俄罗斯等国垄断北冰洋调查的担忧。
日本前外相上川阳子于1日前往格陵兰岛,为部署“未来Ⅱ”科考船向当地寻求协助。这是日本首艘具备破冰功能的科考船,计划进行诸如气候变化、资源、航线探测等北冰洋海冰区域的国际性研究。
“未来Ⅱ”3月刚刚举行了下水仪式。它由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订购,并由日本海事联合公司建造。等完成船体内部工程后,计划于2026年11月竣工,2027年夏天开始在北极地区部署。
日本政府打算对北极地区的格陵兰岛加以利用。科学研究也需要北极地区原住民和当地居民的参与。上川计划寻求格陵兰自治政府阁僚和丹麦议会相关人士的理解和协助。
上川阳子称,为了以惠及原住民的形式推进北极开发,“有必要充分了解北极的生态系统和环境变化机制等”。
受气候变化影响,北极圈冰层融化,作为连接东亚和欧洲的新航线备受期待。与经过苏伊士运河的航线相比,经过北极圈的航线可使日本和欧洲的距离缩短30%至40%左右,有助于强化供应链。
冰层融化也增加了开发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的可能性。格陵兰岛等地被认为储备着丰富的稀土类地下资源。
在北极周边的经济活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由美国、俄罗斯、加拿大等有领土处于北极圈的国家组成的北极理事会一直是对话的舞台。日本也以观察员身份加入其中。但是,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北极理事会陷入瘫痪。
俄罗斯在北冰洋沿岸的领土面积很大,人们对其在情报收集、资源开发等方面实施垄断的担忧加剧。
原标题:《日拟在格陵兰岛建科考船基地》
栏目主编:张武 文字编辑:夏徐寅 题图来源:新华社
来源:作者:参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