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5月的莫斯科红场阅兵,不仅是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的庄严仪式,更成为全球瞩目的地缘政治舞台。
然而,2025年的这场盛会却笼罩在前所未有的复杂氛围中。
美国和印度宣布降低出席级别,展现出对俄的微妙疏远;中国则高调确认参与,凸显与俄的战略默契。
与此同时,乌克兰发出威胁,称将在阅兵期间“采取行动”,为这场象征团结与力量的仪式蒙上一层阴霾……
“胜利日”阅兵
莫斯科红场阅兵作为俄罗斯最重要的国家活动之一,历来是其展示军事实力、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场合。
2025年的阅兵尤为特殊,因为它标志着胜利80周年,俄罗斯计划以此为契机展示其军事现代化成果和民族凝聚力。
据俄媒报道,阅兵式将在莫斯科红场举行,届时将有超过10,000名士兵、160辆军车和127架军机参与,规模堪比2010年那场首次邀请外国军队参加的阅兵。
此外,俄罗斯特别强调,今年将有参与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的老兵首次大规模亮相红场,这一安排无疑将阅兵的历史意义与当前俄乌冲突紧密绑定。
然而,国际社会的反应却呈现出明显的分化,美国和印度选择以低级别代表团出席,表明两国在俄乌冲突持续发酵的背景下,对俄罗斯的立场保持谨慎距离。
莫迪的缺席可能与近期克什米尔地区的安全局势有关,也可能是为了避免在俄乌冲突中过于靠拢俄罗斯,从而影响与西方的关系。
印度媒体指出,莫迪此举反映了其在多极世界中“战略自主”的立场,但也引发了俄方部分不满,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对此表示遗憾。
美国的情况则更为引人关注。据俄罗斯国防部旗下《红星》电视台援引外交消息人士称,美国可能派遣国务卿马可·鲁比奥出席阅兵,代表“高规格”参与。
这一消息令人意外,因为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一直是西方对俄制裁的领头羊。
而考虑到2025年初美国新政府上台后外交政策可能发生的变化,这一决定或许反映了美方在对俄关系上寻求某种“有限接触”的尝试。
此外,有报道称普京期待一位来自美国的“神秘大人物”出席,引发外界对特朗普政府高层可能参与的猜测。
无论最终代表是谁,美国的参与都可能被解读为对俄乌冲突背景下外交信号的重新校准,但也可能引发国内和盟友的争议。
相比之下,中国的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
中方不仅确认将派高级别代表团出席,还公开表达了对俄方举办阅兵的支持,这一决定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中俄关系在当前全球局势下持续深化的缩影。
近年来,中俄在能源、军事和外交领域的合作日益紧密,特别是在西方对俄制裁加剧的背景下,中国成为俄罗斯最重要的经济和战略伙伴。
此次高调出席红场阅兵,更能向国际社会传递了中俄之间的密切联系。
然而,这样一场意义重大的阅兵,却遭到了来自乌克兰的威胁……
乌克兰的威胁?
在红场阅兵的筹备如火如荼之际,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言论为这一盛事蒙上了一层阴影。
据多家媒体报道,泽连斯基公开表示,乌克兰可能会对5月9日的阅兵采取“行动”,并警告俄罗斯应为此感到“担忧”。
他甚至宣称,乌克兰“不负责”确保参加阅兵的世界领导人的安全,这一言论被认为是近年来乌克兰对俄罗斯最直接的挑衅之一。
泽连斯基的表态不仅针对俄罗斯,还间接警告了计划出席阅兵的外国领导人,试图通过外交压力削弱阅兵的国际影响力。
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乌克兰多次通过无人机袭击和跨境行动对俄罗斯本土目标实施打击。
2023年的胜利日阅兵就曾在乌克兰的无人机威胁下加强了安保措施,而2025年的阅兵正值冲突持续升级,安全风险进一步增加。
泽连斯基的言论可能意在制造心理威慑,迫使俄罗斯分散安保资源,甚至取消部分阅兵活动。
不过,克里姆林宫对此回应冷淡,发言人佩斯科夫表示,俄罗斯有能力确保阅兵安全,并指责泽连斯基的威胁是“挑衅行为”。
结语
乌克兰的威胁凸显了俄乌冲突对全球安全的深远影响。
红场阅兵作为俄罗斯的标志性活动,其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俄方的国际形象和国内稳定。
如果阅兵顺利举行,俄罗斯将借此展示其在冲突中的韧性和外交号召力;但若发生意外事件,不仅会削弱普京政府的威信,还可能引发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
无论结果如何,乌克兰的威胁都让这场阅兵成为一个高风险的国际事件。
参考资料
环球时报:《泽连斯基暗示袭击5月9日红场阅兵式?俄方:真出事基辅将付出代价》2025年5月4日
观察者网:《“莫迪确认缺席,印防长将参加”》2025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