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上混,我们每天都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各种冲突。倘若你不想被他人随意拿捏、肆意欺负,那么就要学会吵架。
吵架的能力,本质上就是面对冲突和解决冲突的能力,它绝非无理取闹的撒泼耍赖,而是一场智慧与勇气的较量,就如同激烈的辩论赛,需要冷静的头脑、清晰的逻辑和犀利的言辞。
正如,一位教授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不会吵架的人,本质是不敢维护自己的边界。”
我们绝不能害怕吵架,相反,要积极地去学习如何吵架,以此在冲突中捍卫自己的权益和尊严。
一、为什么你总是在冲突中被动挨打?
这是因为,很多人在吵架的过程中,常常会不自觉地掉入自证清白的陷阱。
自证清白,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在努力澄清事实,证明自己的无辜,但实际上,这往往是没有意义的,甚至可能将自己置于更加不利的境地。
一旦你开始自证清白,就意味着你承认了对方所设定的框架,默认了自己有需要证明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你会陷入无尽的被动。
先不说在自证的过程中,你可能会遭遇各种不可预见的干扰。比如,可能会被有心人收买,故意歪曲事实、指鹿为马。即使你费尽心思,收集到了确凿的证据,成功地自证了清白,也未必就能高枕无忧。因为只要有人心怀不轨,他们完全可以攻讦你,说你收买了相关人证,或者质疑你的证据来源不正当。一旦这样的质疑出现,你又不得不再次陷入自证的循环,证人还可能被人贿赂,反过来作伪证指证你。到那时,你将陷入一个无法自拔的怪圈,越陷越深,疲惫不堪。
这个过程,就像明星被造谣时,越晒转账记录、聊天截图,谣言反而越传越盛 —— 因为攻击者永远可以质疑 “证据造假”,而自证者永远在追赶新的质疑。
就算你最终千辛万苦拿到证据,证据确凿,对方也会选择性忽略有利于你的证据,只盯着漏洞攻击。
这其实和法律中的“谁举报,谁来举证”原则是一个道理。在法律体系中,举报人有责任提供证据来支持自己的指控,而不是让被举报人去证明自己的清白。
这是因为自证清白在逻辑上存在天然的缺陷,自证者会天然地比别人低一头。自证者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同,将自己放在了一个弱势的地位,期望别人能够公平地审判自己。
然而,这种期望往往是不切实际的,一旦把主动权交到别人手中,就等于把自己的命运交到了别人手中,这是绝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二、如何避免自证清白?吵架的核心法则:从 “我” 到 “你” 的攻防转换
既然自证清白如此危险,那么我们该如何避免掉入这个陷阱呢?其实,你只需要记住一句话:吵架必赢,就是只说你不说我。
当遇到指控时,放弃 “我” 开头的防守句式(“我没拿”“我不是”),改用 “你” 开头的进攻句式,比如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