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部港片,《水饺皇后》!导演是刘伟强啊!就是拍《无间道》那个牛人!不过他最近老拍主旋律,我都快忘了当年那个拍神作的刘伟强了!这次他难得回香港老家,拍了个讲人物故事的电影,冲着情怀,怎么也得支持一下吧!

  港片以前超爱拍传记片,特别是九十年代,不是警察就是黑社会大哥,像《跛豪》《雷洛传》啥的,好多都拍得挺糙的!真正拍得好的,像《阮玲玉》《南海十三郎》那种,太少了,都成回忆杀了!这部《水饺皇后》算是久违的港产传记片了,讲的就是“湾仔码头”水饺创始人臧健和的故事。



  感觉有点像罗启锐那个《岁月神偷》,也是打怀旧牌,挺写实的。虽然说实话,跟《岁月神偷》比,这片儿还有点距离... 但它把那个年代的氛围感抓得挺好!布景、美术、服装、道具,都做得挺到位,这点跟最近金像奖大赢家《九龙城寨之围城》有点像!估计明年金像奖,这片儿至少能在技术奖上拿几个提名!

  更让咱们港片迷激动的是啥?!这片儿的配角阵容简直是王炸啊!港片黄金年代那些熟悉面孔全来了!光看他们就值回票价了!你们看看上面那张图,能认全的绝对是地道港片迷!好多人就客串了一场戏,像影后鲍起静、老顽童秦煌、唐牛谷德昭、程灵素龚慈恩,还有大佬B吴志雄!看得出来刘伟强在香港人脉有多广,号召力有多强!

  把这么多看着亲切但又明显苍老的面孔凑一块儿,那种“忆往昔”的怀旧情一下就出来了!跟电影整个调调特别搭!



  好多人都对袁富华演的糖水伯印象深刻!没错!这就是香港甘草演员的实力啊!从《周处除三害》里动不动就崩小弟脑袋的黑道大哥,到《水饺皇后》里唯唯诺诺、心地善良的底层小人物,演得毫无违和!



  糖水伯这个角色之所以动人,是因为袁富华演出了真正的底层人心态:那种藏不住的深层自卑,那种小心翼翼惯于自保的样子!不管面对警察还是来砸场子的大佬,他都是第一时间认怂!看着臧姑娘在警局跟警察理论,他只敢躲后面默默点头支持!看臧姑娘跟大佬手下吵起来,他立马赶着赔笑脸,想把事儿平了!

  你们说是不是,无权无势的小人物的善良,很多时候是被残酷现实逼出来的!善良就是他们活下去的策略!所以后来糖水伯再见已经“飞黄腾达”的臧姑娘,他心态都变了,说话客气得有点生疏:“是你自己有本事!” 他心里压根没指望有人会真的在乎他,哪怕那个人受过他的恩惠!

  所以当他听到臧姑娘说“以后换我来照顾你”时,眼眶都湿了!太真实了!真正的底层人就是这样啊!只要你认真观察过他们,跟他们打过交道,就知道底层不是靠那种高高在上的“同情心”能演出来的!很多大陆电影电视剧就差在这儿,因为那些演员的人生太顺遂了!



  另一位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好久不见的大佬B:吴志雄!他现在71岁了!就一场戏,就是他手下骚扰臧健和女儿,他看到臧健和拿刀反抗那段!



  吴志雄那个眼神,绝了!乍一看,你觉得他好像没啥反应,这处理是对的!他是黑道人物,刀啊血啊对他来说不是啥稀罕事儿!而且在手下面前,他得端着,不能显得大惊小怪!

  但是!透过他貌似不动声色却又紧紧盯着臧姑娘的双眼,你能看出他内心受到了震动!“女本柔弱,为母则刚”,这一幕出人意料,让过惯了刀口舔血日子的大哥心里起了波澜!在那一刻,他肯定想起了小时候自己妈妈保护他的一些事儿!

  我觉得所有那些只会在电视剧里声嘶力竭、卖力演出的演员,都该把吴志雄这段没有台词的眼神戏看十遍!感受一下什么叫真实的、有份量的表演!

  你们以为吴志雄这种人能有什么“演技”?他年轻时,本来就是混黑社会的!家里穷,在江湖上混了十几年,身上全是刀伤(《古惑仔》里陈浩南的原型就是他)!后来才洗心革面,退出江湖,靠演电影救赎了自己的人生!



  所以啊,“演技”这东西,技巧肯定重要,但年龄、阅历,还有由此积累的表演直觉,更更重要!

  大概说来,香港演员演戏靠经验和领悟,能夸张到极致,演正剧又能特别生活化、真实(张家辉、吴孟达就是典型)!内地演员普遍受过专业训练,更注重技巧和方法,善于拿捏情绪,把表演搞得戏剧化,让观众看清角色内心!有时候太舞台化!

  这就导致一个问题:大陆演员跟香港演员合作,经常会“水土不服”!最典型的就是《无间道3》里的陈道明,跟其他演员那种贴近生活的演法完全不是一个体系!



  《水饺皇后》里也有这问题!马丽、朱亚文跟其他香港演员的演法就不一样!

  不过作为大女主,马丽总体表现还行吧!也得益于她演的角色就是从大陆移民来的,说话方式跟周围人不一样也正常!她那种靠强大情绪驱动、特别“引人注目”的表演方式,跟臧健和融入香港社会的过程,竟然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你也不好嫌她情绪太多太满了,毕竟臧健和经历了那么多打击和困难(爱人背叛、女儿丢了、摔伤、被警察赶)!她的人生就是大起大落的!

  所以很少演正剧的马丽,这次勉强算是撑住了全片!但有两场戏真的过了!一场是天台想自杀那段,感觉有点突兀,臧健和那么坚韧的人,怎么会突然想不开?铺垫不够!另一场是回家奔丧,情绪拉得太满了!电影之前没怎么刻画她跟她妈的感情,突然哭得撕心裂肺,感觉有点过度!主要是导演把很多自己对妈妈的感情投射进去了,所以电影里亲情戏特别重!



  像前面说的吴志雄收保护费那段,就是刘伟强小时候跟他妈妈亲身经历的!可能因为自己有这个心结,电影最后才打出字幕:“献给天下的母亲”!

  我是这么看的:现在市场环境,打亲情牌确实好用(《你好,李焕英》《哪吒2》都证明了)!但导演掌控全局,得想清楚电影最该表达的是啥!臧健和传记片,最该歌颂的是她那种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她的人生传奇象征着香港人那种包容、不服输的“狮子山精神”!“伟大母性”是她的一面,但不是电影的全部重点!



  结果这片儿,“亲情”和“创业”的篇幅差不多一半一半了!塑造人物不能贪多求全,这样反而让人物显得太“完美”,有点扁平了!

  这就说到电影叙事的问题了!前一个小时慢吞吞的,后一个小时跟赶火车一样!特别是结尾“故地重游”,收得太仓促了!



  当然了,一个人的“苦难史”肯定比“发家史”更有戏剧冲突,前面详细后面略也能理解!电影把重心放在臧健和刚来香港前六年(1977~1983),也就是她从码头小贩变成小工厂主之前!这之后,情节就大大加快了,感觉她事业成功得跟开挂一样,如有神助!



  有些人就吐槽这儿:首先,臧健和成功除了自己努力,也有时代和贵人帮忙,那种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很多人都烦这种讲传奇创业、劝人“奋进”的电影!其次,刘伟强也没把臧健和事业扩张的关键几步拍详细(拍了,但是太快了),让不熟悉臧健和的观众觉得不真实,没法共情!

  不过反过来想想,要是刘伟强把创业阶段拍得平淡,详细拍商业扩张,那评分估计比现在还低!观众肯定嫌它没“人味儿”,像个企业宣传片!



  所以为了让故事更“接地气”,先详后略的叙事策略没问题,就是这种年代提示+情节堆砌的剪辑方式太保守了!看着就是戏份平均分,情节臃肿,导致“成功前”和“成功后”感觉割裂!

  你们仔细品品,这片儿的叙事风格就是两个字:“平”+“煽”!平铺直叙讲故事,然后动不动靠突发事件和马丽激烈情绪来煽情!很多台词也太直白了!往好了说,故事还算流畅,能看下去!但论技巧,这种线性推进太单调了!对于刘伟强这种能玩双线甚至多线叙事的导演来说,这活儿太简单了!

  这让我想起许鞍华那个老片《千言万语》,也是讲底层人艰辛生活,把大时代跟个人命运融合!人家叙事手法就高明多了!评书串场、关键词概括、倒叙,完全牵着观众鼻子走!



  所以对《水饺皇后》的总体看法是:如果你是老港片迷,冲着情怀和那些熟脸,去电影院看看,不难看!但你要是拿影迷的高标准来衡量,那这片儿不看也罢!有点可惜了这么好的题材和演员阵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