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大授衔中,一共产生了55位上将。之后又有两位将领被补授,也就是说我国开国上将一共57位。

在这57位上将中,每个人的命运都是不同的,甚至还有人最后离开了军队。

但有四位上将,却一直在军中屹立不倒,他们分别是谁呢?



红军的开路先锋

这第一位,就是我军鼎鼎大名的“三杨”之一,也是“三杨”中的老大哥——杨得志。

杨得志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将领,也是毛主席非常信任的一个将领。他不仅革命资历深,战功高,性格也很好,在军中和大家关系都不错。



在红军时期,他的能力就有所体现了。但真正让他被众人认识并且被毛主席关注到的,还是长征的时候。

长征的时候,他被任命为红一师一团团长。这个团长和其他部队的团长还不一样,红一师一团是尖刀部队中的尖刀。



这支部队的存在,就是在长征的路上披荆斩棘,为大部队开路的。

他能被任命为这个部队的团长,可见他的能力之强。而他也确实没有让人失望,在长征路上带着一团一路攻克重重险关。

在大渡河畔的时候,国民党断定我党已经走上了绝路。



但在毛主席的指挥下,我军决定强渡大渡河。杨得志精心挑选出渡河的勇士们,亲自指挥他们成功渡河,为后续部队过河打通了道路。

正是因为杨得志带人快速渡河,我军才能将敌人远远甩在身后。如果我军被大渡河拦住了,那敌人就会追上我军。



在到了陕北之后,他还参加了东征、西征和山城堡战役。

在抗日战争中,他的种种表现也非常让人敬佩。正是因为他的累累战功,所以他在55年的时候才被授予上将军衔,并成为了济南军区司令。



济南军区作为八大军区之一,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毛主席能让他去济南军区,可见对他还是非常信任的。

而且他的情商非常高,在军中的人缘也非常好,是我军屹立不倒的一棵常青树。



旋风司令

和杨得志一开始就是板上钉钉的上将不一样,韩先楚当初差点被授予中将军衔。之所以会成为上将,是毛主席亲自开口的。

毛主席曾经说过,不要忘记韩先楚解放海南岛的功劳。确实,如果当初海南岛没被解放,那里恐怕就是下一个台湾。



在解放海南岛之前,韩先楚受到的阻碍是很大的。

因为就在不久之前,我军在解放金门岛的时候受挫,九千多名战士几乎全军覆没,这对我军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海南岛的情况,看似和金门岛是差不多的,都是要我军去打海战。



但韩先楚认为,我军应该尽快解放海南岛,不然海南岛就很难解放了。

为了避免出现金门战役的问题,他亲自对木帆船进行了改造。部分木帆船加上了电动机,变成了机帆船,极大减少了人力的使用。

而且在战前,他还动员了足够的船工。



在他的精心准备下,海南岛战役终于开始了。

对于此次战役,韩先楚做了足够的谋划,而结果也没有辜负他的苦心,我军顺利解放了海南岛。

除了解放海南岛之外,他在朝鲜战争中的表现也非常可圈可点。



在朝鲜战争的时候,彭老总还因为没听韩先楚的话吃过亏。

那是在第四次战役的时候,我军内部产生了分歧。这个分歧主要是目标方面的分歧,当时我军有两个目标,分别是横城和砥平里。

邓华想要打横城,韩先楚想要打砥平里,两人争执不下。



最终,彭老总选择了打横城。而敌人则趁此机会向砥平里增兵并加固阵地。

我军拿下横城之后,最后在砥平里遭到了顽强抵抗,没能成功拿下砥平里。

可以说,韩先楚的战略眼光,比一般上将都要深远。而且他后来担任福州军区司令,一直负责保卫沿海安全。



虽然被调任兰州之后,他遇到了一些风波,但毛主席和周总理都对他非常信任,所以他还是成功度过了这些风波。

一直到他退休,他都安安稳稳留在部队,不愧为军政界常青树。



主席为他改名

第三位军政界常青树,非许世友将军莫属了。他和毛主席之间的感情非常深厚,他是坚定追随毛主席的人,毛主席也对他非常信任。

他和毛主席的相遇不算很早,但毛主席对他的印象却很不错。虽然很多人都觉得他是个粗人,但毛主席知道他粗中有细。



毛主席很喜欢他的性格,刚刚认识他的时候,毛主席还专门问了他的名字。

得知他叫许仕友之后,毛主席认为这个“仕”字不好。“仕”经常用在仕途上,和我党的理想不匹配。

其实当年许母给他取这个名字,也是希望他以后能当大官。



但没想到,他最终走上了一条革命的道路。

毛主席认为“仕”不好,他直接让毛主席给自己改名字。毛主席说就改成世界的世,寓意为“世界之友”。

这个名字,蕴含了毛主席对我国未来的期望。

正是毛主席对他的信任,伴他度过了军旅生涯。



工兵之王

最后一个常青树,就是井冈山的老将、工兵之王、毛主席坚定的追随者——陈士榘。

陈士榘是参加过秋收起义的老将了,可以说他参军之后,基本上就跟在毛主席身边,很少有离开毛主席的时候。

因此,他对毛主席是非常敬佩和信任的。



毛主席交给他的任务,他也都好好完成了,没有一次让毛主席失望。

他从上了井冈山就被分到了第四军,可以说,他是在毛主席眼皮底下成长起来的。而且,他还是我军稀少的工程兵人才。

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他的能力非常强。



在四渡赤水的时候,正是有他为我军提供保障,才让我军能顺利渡过赤水河。

长征的路上,他的工程兵技术还帮了我军很多。

抗日战争开始之后,他长期担任参谋长一职。但他并不是个合格的参谋长,反而经常出去带兵打仗。



毛主席见他如此,就将他派到晋西创建根据地。

他带人在晋西和敌人打游击,并且成功拉起了一支部队。后来山东那边需要人,毛主席又将他调到了山东。

解放战争的时候,他先后担任山东军区和华野的参谋长。



名为参谋长,但他实际上是粟裕手中的一员猛将,在华野的数次战斗中,他都担任着吸引敌人注意力和主攻的任务。

新中国成立后,他曾在军校任职,后来又去了工程兵担任司令员。



他曾经说过,自己很有自知之明,政治仗永远学不会怎么打。他有的就是一腔真心与真情,而毛主席也能看到他的真心。

毛主席对他也是非常爱护的,多次在公共场合将他拉到自己身边,表明自己对他的态度。

这四位上将都在各自的领域有着自己的传奇,他们为国为民,其精神永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