鲎是一种远古物种,它诞生于恐龙尚未崛起、原始鱼类最早出现的年代。它蓝色的血液中有一种特殊的蛋白质,被制作成“鲎试剂”广泛应用于现代生物检测之中。但是,随着滨海建设步伐的加大、人类对它的过度索取,生活在近海的鲎,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它们的生存空间不断受到挤压。
东南卫视“海洋季风”通栏节目带,5月4日18:00《向往的大海》,认识一群守“鲎”未来的青年。
兴化湾是中国鲎产卵育幼的重要场所,这里的泥沙较为松软,符合中国鲎产卵的条件。但是,近年来这里中国鲎的数量也有所下降。
生物保护对于海洋环境和人类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海若海洋交流中心的负责人罗一鸣,近年来正在努力寻找保护中国鲎的可行方案。
罗一鸣所带领的团队将田野调查与传统生态认知相结合,实地考察鲎出现的热点区域和洄游路线,比如位处兴化湾的福州市沙埔镇青屿村,分析可能影响鲎生存和繁衍的原因。像围网现象就列入了他们的考察点。
他们充分了解青屿村村民的真实意愿与看法,组织节假日的赶海旅游活动,发展可以为渔民提供经济效益的旅游行业。在不影响村民收入的前提下,保障海洋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海若海洋交流中心的足迹,不只在兴化湾的沙滩上,也在平潭的海岸线。
在平潭竹屿口岚台公益保护地,海若海洋交流中心会定期组织志愿者进行净化滩涂、鸟类观测等活动,让更多人真正走近海洋,成为海洋的守护者。
蓝色海洋孕育了人类的生命,丰富的海洋资源支撑起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但人类若过度开掘,只会让自己陷入生存危机。罗一鸣和他的小伙伴正在积极总结经验,找到有效可行的方式,促进人与海洋和谐发展。
东南卫视“海洋季风”通栏节目带,15分钟文化专题片《向往的大海》,通过福建水下考古、福船文化、海洋影像、惠安女等特色人文脉络,呈现福建海洋文化多领域融合发展的时代风采。
编辑 | 翁翔
主编 | 吴怡吟
监制 | 王丽明
读完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