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投集团重大项目总监陈宏达 “土里长出来”的工程人
北京日报记者 骆倩雯
“太震撼了,快帮我拍张照!”“这建筑真漂亮,肯定特别出片!”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里人流如织,赞叹声不绝于耳。
人群中,一个穿着夹克、休闲裤和运动鞋的身影注视着人群,仔细倾听着大家的反馈。他就是北投集团重大项目总监陈宏达。“第一次接待观众时,我既忐忑又激动,期待着大家的反应。”陈宏达回忆。
2023年12月27日,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开门迎客,“出道即顶流”。
三大文化建筑刚开放时,陈宏达每天都在几个建筑间来回穿梭,走上一两万步是常事儿。但凡听到市民评价或反馈问题,他就停下脚步仔细聆听。“图书馆里要是有坐垫就更好了。”“室内感觉有点凉。”……听到具体且中肯的意见,陈宏达会第一时间整理成问题清单,下发到实施单位,要求限时调整。
“我是‘土里长出来’的工程人,干工程35年了。”陈宏达当过工人、工长、项目经理、生产经理,不管职位如何变化,他始终坚守在工程一线。2015年,他受市住建委委派,担任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工程建设办公室总工程师。2018年9月圆满完成任务后,他主动请缨调入北投集团,马不停蹄赶赴三大文化建筑项目建设指挥部。2024年4月,他又接到六环高线公园重大项目建设任务,无缝“转场”。
连续承接意义重大的历史性工程,陈宏达兴奋无比。
六环高线公园名为“公园”,却并非简单的公园绿地。“原来的老六环是条快速路,每天车来车往,对于城市而言,它把六环东侧和西侧割裂了,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把城市‘缝合’起来。”陈宏达介绍,作为南北贯通城市副中心的空间轴线,六环高线公园将紧密串联和耦合行政办公区、城市副中心站、三大文化建筑、环球影城、城市绿心等重点功能区,形成一条多元化绿色动脉。
怎么完美“缝合”城市是工程的最大难点。“我们计划系统排布六环高线公园公共空间廊道和周边建筑高度的关系,通过在运河、减河、高线公园南北门户等位置设置景观眺望节点,形成一条高低起伏、团簇韵律、绿化掩映的城市天际线。”陈宏达指着地图详细介绍。
“作为工程人,我们看似是在干‘粗活儿’,实际上用的是绣花功夫,凭的是工匠精神。”陈宏达说,综合性项目工程结构复杂,随时可能出现各种难题,一点儿都马虎不得。“但我特别喜欢这种挑战,不愿意干一成不变的事情,做工程带给我满满的成就感。”
陈宏达的办公室中,悬挂着一张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的效果图,浓密的绿荫中,图书馆、剧院、博物馆呈“品”字排列,错落在通州大运河畔。“马上就要换成六环高线公园的效果图了,我们将全力让它尽快从图中走进现实,跟大家见面。”陈宏达憧憬着。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