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不负 “醴”最珍贵

游客的情绪价值为何又让醴陵承包了?

这个五一长假,一碗小小的炒粉又一次炒热了醴陵。160个免费炒粉摊位,带火了醴陵瓷谷和一江两岸;20家餐饮单位联动免费送炒粉,更是把这股“热辣滚烫”铺向全城。人山人海的活动现场,一个个摊位“制造”着炒粉大厨们的心意,一条条长龙汇聚着各地游客的期待。抢到第一碗的迫不及待、反复排队的心心念念、“终于等到你”的来之不易,所有情绪都在一口炒粉的咀嚼后,化作满足与幸福。炒粉节持续的三天时间,现场迎来人流97.3万人次,总共送出276100碗炒粉。

这已经是醴陵连续第三年举办炒粉节,在全国各地都在费尽心思卷文旅的现状下,保持热度、持续出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醴陵,“捡瓷器、玩烟花、吃小炒、看大剧”的系列“干货”已经让游客应接不暇,而始终拉满的情绪价值,则是这座城市受到年轻人青睐的“流量密码”之一。

动情时刻最美

一见钟情的美食IP

当流量逐渐成为衡量文旅项目热度的显性指标,打造吸引核则成为吸引流量的基础。“吃住行游购娱”,“吃”字摆在第一位。为一杯茶颜悦色赶高铁,为一顿牛肉火锅打飞的,为口腹之欲开启说走就走的旅行——探索地道美食的“逛吃游”不仅成了众多旅行者的首选项,更成为一些城市闯入大众视野的“敲门砖”。

今年的炒粉节,醴陵人不仅将本地的另一个美食顶流——酱板鸭拉到现场组与炒粉组CP, 炉桥酥、油火等传统小吃也成为这场美食“逛吃游”中的精彩点缀。在争相引流的网络圈,“美食社交”稳固地占有一席之地,无论是旅行时偶然品尝到的“宝藏”小吃,还是分享常去的地道餐馆,打卡、拍照、“朋友圈先吃”,正在成为一部分人的生活常态。


依托优质的旅游资源,醴陵将美食同样作为独特的文旅IP来打造。“醴陵有三宝,陶瓷烟花加小炒”,与历史悠久的陶瓷、烟花一样,醴陵的饮食文化同样源远流长。醴陵炒粉食材简单,做法也不复杂,但味道全系于掌勺人对火候的精准把握。一碗锅气腾腾的炒粉,既是醴陵厨艺人高超烹饪技术的代表,也是醴陵人巧手办事精明特质的体现;久负盛名的醴陵小炒肉也是当地一绝,鲜香爽口带汤汁,妥妥的干饭神菜;香辣入味的酱板鸭,更是每个来醴游客必带的伴手礼。围绕着这一系列特色美食,醴陵倾心打造了炒粉节、酱板鸭节、小炒肉节、醴陵一桌菜等文旅新亮点。


当代旅者已不囿于山水形胜,无论是先天优势的自然风光,还是“依样画葫芦”式的网红旅游产品,都很难完全满足游客的需求。相反,独具特色的美食品牌,却可能拉动人们的情绪价值,成为一座城市“爆火”的引子。炒粉、小炒肉、酱板鸭,总有一款,能让你一见钟情。

真心地给不累

扑面而来的醴式热情

美食只是载体,对城市来说,“流量”变“留量”的终极答案,还得用诚意和服务打动游客。从哈尔滨独宠“小土豆”,到杭州的“行李直送”轻松游,再到淄博炒饼小哥的微笑服务,这些具有城市人格属性的宠粉行为,为游客提供了满满的情绪价值和实际便利。

在醴陵炒粉节的筹备期,发生了这样一件令人感动的事。得知醴陵要举办炒粉节,邀请广大游客免费吃炒粉,醴陵籍爱心人士吴先生二话不说,直接转账五万给组委会的工作人员。他只有一个简单的要求,希望炒粉节上所有用的鸡蛋,都是土鸡蛋,因为只有这样,才是醴陵炒粉最完美的味道。

游客对一座城市的好感度,既取决于城市自然风光、人居环境、特色物产,更取决于对当地人文与民风的感知和悦纳。好山好水好物固然让人目不暇接,而醴陵人热气腾腾的朴素情感,足以让你感受到扑面而来满满的爱。

一场成功的炒粉节背后,是一群人、一座城的努力。捐粉1000斤到3000斤的“攀比”,油盐味精等调料全包的“豪爽”,还有每天4个小时忘记疲劳的“投入”,展现的不仅是醴陵人对自家炒粉的骄傲和对城市品牌的支持,更是“广开醴陵门,诚邀天下客”的胸怀格局。

让我们回到一周前的国际烟花论坛和烟花产业博览会。为了这场国际盛会,醴陵人精心准备了三场焰火展演。“无人机+烟花秀”的组合,堪称醴陵“史上最强”。然而天公不作美,第一场展演就遭遇狂风,无人机被迫无法起飞;第二场展演,更是由于下雨,极大影响了烟花的效果。但在种种困难下,我们反而看到了醴陵人的倔强。第二场烟花燃放结束后,无人机冒雨起飞,将“雨中蛟龙”、“浩瀚星空”等绝美场景精彩演绎,而当醴陵人的骄傲——“扁豆双禽瓶”出现的那一瞬间,醴陵人吃得苦、霸得蛮,努力让全世界看见的那份坚持,也同样被世界所看见。

也许是被这份诚意所感动,第三场焰火展演等来了天公作美,得以完美绽放。风狂雨骤不敌精诚所至,醴陵最终将最好的自己呈现给了世界。

你最珍贵

用心用情的花式宠粉

在当今百花齐放、竞争激烈的文旅市场中,情绪价值已经成为关键制胜因素之一。游客的每次搜索、点赞,都是情绪数据的源头活水,只有回归 “用户价值” 原点,从感官轰炸的基础情绪价值满足,向“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的宾至如归,才能实现从留量与收益的双丰收,走向文旅产业的常青长红。

近年来,醴陵依托“产业+展会+文旅IP”的格局,大力推动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旅游资源串珠成链,让游客体验小炒美味、记住烟花美景、带走时尚美瓷,读懂这座城市的产业文明。出台《关于促进“陶瓷+烟花+文旅”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文旅八条”“青春醴包”等优惠政策,不仅为来醴陵游玩的客人提供更好的体验,更让大家成为记录、分享醴陵美好风景的参与者、联动者。

同时,醴陵也尽力做好“宠”字文章,炒粉、小炒免费吃、瓷器免费捡、景点免费看,交通工具免费坐……节会期间,多种免费活动,贴心“宠粉”。今年的炒粉节,在继续坚持“交通轻微违章不处罚”的同时,醴陵的机关企事业单位敞开大门,开放各自停车场,为广大自驾游爱好者提供最大的停车便利。城市对游客的善意和温暖,犹如一场“你最珍贵”的深情表白,让正向情绪持续发酵,双向奔赴变得简单。当越来越多的“头回客”变成“回头客”,文旅长红自然可期。

文旅产业竞争的新赛道,所有城市都期待泼天的富贵降临自己的头上。但当“富贵”砸来时,接得住才是真本事。文旅没有“天花板”,真诚才是永远的必杀技。

动情时刻最美,真心地给不累,未来的日子有你更美,醴陵款《你最珍贵》的深情,期待与你相守相随。

记者丨陈思 曹理微

编辑丨唐思捷

审核丨林鑫 彭建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