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子湖公园游人。
西子湖公园一角。
是前几年,嫩江还是县城的时候。听家人说,县里在防洪大坝的西面,建了个西子湖公园。大坝的西边,不就是西大泡吗?早年奶奶家就住在大坝的东面,对那一带是熟悉的。西大泡的周边大坑套小坑的,不远处有个嫩江甩过来的江岔。若是夏季雨大,江水横溢,江岔和西大泡的坑洼就会连成一片泽国,泡子里的芦苇们就得任江水浸泡,任江风抽打。周边是塔头墩子出没的水草地,一脚踩下去松软泥泞,怎么能建公园呢?
今年春天回嫩江,在亲友的陪伴下,去了西大泡改建的公园。没想到这里的变化这么大。一路游览下来,竟有些舍不得离开了。
沿着一条弯曲的小径,穿过枝头新绿未成荫的树林,映入眼中的是一大片清澈的湖水,春日的暖阳映得湖面波光粼粼,迷离若梦。环湖而行,园中小亭子很精致小巧,透着玲珑的秀气,歇山顶似的翘角,似飞翔的雁翅。小山上的树林中,逶迤着袖珍版的长城,垛口旁还设置着仿制的古代兵器,见景生情,很难不引起人们对边关晓月金戈铁马的遥想。站在湖畔的木桥上,看明净的湖水中,几只斑斓的野鸭在水面上划着柔曼的曲线。成群的小鱼,在水中怡然自得地游弋,一会儿休憩,一会儿玩耍,满眼是生机勃勃的画面啊。
园里还有个奇特的人文景观,在湖边的栅栏上,镶挂着许多线条简练,状物明快的画作,装裱在或扇形或菱形的画框中。有介绍说,这是最长的“一笔画”景观,环湖共有二十四幅,画中的鱼虫,鸟兽,花卉,都是从头到尾不间断地一笔画成。这可是有难度,非常艺术的创作啊。细细观赏这些画幅,由衷地敬佩创作者高超的构思和强大的线条表现力。还有一则文字:“一笔绘画,儿童游戏。花鸟鱼虫,人类友朋。一笔恣意,出神入化,相宜风景,有趣有情。”落款是:张庆山绘画、撰文。这些画是嫩江市的本土画家张庆山先生的大作。
园中设置的石雕书法和诗文作品,也很有乡土气息和地域特色。刻有“湿地荟萃”一诗的雕塑,形似翻开的书卷:“绿苇绿蒲绿水葱,白花慈菇黄花菱。池小也能容天地,野鸭飞来伴蜻蜓。”庆山先生遒劲恣意的书法及野趣横生的诗句,把从大自然中感悟到的喜悦尽情地挥洒,解忧草般地让人忍俊不禁,品味之余,天高地阔。在湖边一块方圆相间的青石上,刻有状如菡萏盛开的“莲”字,“莲”与“廉”谐音。这幅作品,巧妙地昭示着无规矩不成方圆的做人准则,也褒扬了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之道。这些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的景观,令人驻足,引人深思。
经常旅游的人都深有感触,国家这几年推行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各地的市镇在环境治理和改造方面都下了功夫。绿地公园雨后春笋一般兴起,嫩江的建设也在快车道上行进着。但是西大泡从臭氧化池,蜕变为城市里一道亮丽的园林风景,是怎样做到的呢?
原来,从2008年的原嫩江县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投入运行后,城市的污水就不再向氧化塘,也就是西大泡内排放了。为了提升城市品位,优化人居环境,县委、县政府把氧化塘的改造工程列为重点推进项目。用了三年多的时间,清除氧化塘内淤泥,建成人工湖及周边的路面建设,植树种草,绿化美化,让环境焕然一新,也让命名为相宜园的公园初具规模。正如《相宜园叙》所述:“清淤堆山,砌岸铺径;移树栽花,修廊建亭。使群众怨声载道之氧化塘,华丽转身变成休闲公园……水光潋滟,宜游宜钓:山色葱茏,宜觞宜咏;聚友谈情,宜俗宜雅;秋月春花,宜静宜动。宜于老年人养心,宜于年轻人寻梦。嫩江西子湖,遂以相宜名。”
在被称为“西子湖”的相宜园里,叠山理水,一笔画作,石雕碑文等美景的设计,都有张庆山先生和他团队的身影,这些匠心独运的精巧构思,提升了园林的品质,增加了园内的文化内涵。会让入园的游人们,脚步慢下来,心也静下来,感受着塞外边城的开阔舒展,也领略江南水乡的婉约旖旎,美景怡情,对家乡的喜爱油然升起。
一路走来,园中的景色美不胜收。怀着满满的喜欢与依依的不舍,和这美丽的相宜园,嫩江市的“西子湖”说再见了。感谢你再现了西大泡三十多年前的清爽明澈,让我忆起少年时代那些有趣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