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麦黄枇杷收,油菜收场菜油黄”,人间四月除了美景之外,更多的是给农民们辛勤劳动的回馈了。因为到了孟夏四月,夏收已经全面开始了。

今天到四月初七了。因为天气的原因,大家游玩的心理体会是不一样的。

今天我去走亲戚,其中有个表哥一家四口自驾出游了,只有三天假期,本想着离家只有三四百公里的行程,可以好好玩一下的,但是五一当天在路上硬是把时间都花了。在昨天本来去一个大景区,但是门票买不到,只好在外地报团去远一点地方玩。去远一点地区同样是时间长,最后玩得不尽兴,钱花了,人也累得不行,在今天凌晨1点半的时候回到了家。最后的总结是:人挤人。如果再选择的话,宁愿选择在平时周末两天去玩。其实,道理都知道,但是有时候真是由不得自己来选择时间的。除非待在家里哪里都不去了。



当然,不管是五一还是十一,对于农民们来说,是夏收和秋收的时候,即使放假也是不能去游玩的。因为按时把农活安排好才是农民们最大的心愿。

在农业种植过程中,夏季雨水多寡关系到收成好坏的。有句老话说“涝不涝,就看四月初七”,这句话要怎么理解呢?

“涝不涝,就看四月初七”

今天就是到四月初七了,在日子不一般的情况下,我们更要看到农谚本身给我们的预兆。



四月初七年年有,自古就有不寻常的时间内涵。进入到夏季,炎热高温是天气特征,但是,农作物生长除了日照和热量,雨水补充也是不能少的。因此,降雨多不多成为秋季收成不可不考虑的因素了。

农谚给我们的启示,今天就是到四月初七了,今年这个日子还真不一样,因为是在立夏入节前一天,因此,根据绝者,立日前一辰也。说明这样的日子叫“绝日”。

并且,四月初七还是杨公忌日,这样的日子对于农谚总结也是很多的。其中,有一个说明是到底降雨多少,我们就可以看四月初七了。



到底怎么看呢?一起来听一听农谚是怎么说的:

“四月初七淋了头,六月初六满塘漫”

这句农谚说的是在农历四月初七这个日子,如果出现了降雨天气,预兆的是到了农历六月的时候将会是降雨多,可能出现洪水漫灌了。具体来分析:

“四月初七淋了头”,这里说的是在农历四月初七,也就是今天这样的日子。四月的杨公十三忌日,也是立夏前一天的“四绝日”。这天出现了降雨天气。“淋了头”指的就是降雨天气,雨水落下,预兆后面降雨多。



“六月初六满塘漫”

这里说的是在农历六月初六的时候,也是重六节,本应该是盛夏晒龙袍的时候。却出现了降雨不断,水塘都被落漫了。这也说明这样的夏季降雨多了。

“四月初七干了天,四十五天土不湿”

这句农谚说的是在农历四月初七这天除了晴好干旱少雨的天气,预兆接下来会是有非常少雨的天气了。说明接下来会是有四十五天的连土地都不能打湿的干旱天气。



综上所述,今日四月初七,涝不涝,就看今天是什么天气了。真心希望夏季能够风调雨顺,这样才能在秋季有大丰收的年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