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男篮本赛季第二次倒在八强门槛。杜锋在场边攥紧战术板的指节发白。



这支曾11次夺冠的华南虎,正经历近十年最艰难的阵容阵痛。回溯休赛期,朱芳雨早在耐高赛场锁定17岁的陈家政。

06年出生的少年身高已达195cm,在国青U19打锋卫摇摆人。,他去年代表山东打三大球比赛时,还在对抗老东家广东的青年军。

那场87比75的决赛,陈家政轰下23分却独木难支。杜锋坐在观众席盯着数据:5个三分、7次抢断,眼神逐渐发亮。

此刻的广东队,分卫线只有胡明轩一人硬撑。联赛末节单外援政策下,本土球员断层问题彻底暴露。

陈家政的技术特点像块万能拼图:能中远投、能突破协防,还能换防多个位置。但质疑声也随之而来:195cm打二号位够不够快?打三号位又稍矮半头。

上赛季赴美特训时,他在对抗NCAA球员时暴露经验短板。

可杜锋看的正是这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狠劲。训练馆里,少年总在加练后独自打磨运球细节。

甭管外界咋看,宏远青训出身的他自带DNA加成。对比同年龄段球员,陈家政的防守选位意识堪称早熟。



U18热身赛上,他曾贴身冻结对方小外援的关键进攻。但CBA强度毕竟是另一级挑战,对抗节奏快了不止一档。广东球迷既期待又忐忑:当年徐杰的逆袭剧本,能否在他身上重演?

数据不会说谎:近五年CBA新秀场均出场时间,本土后卫不足15分钟。杜锋的轮换向来严苛,连胡明轩新秀期都坐过冷板凳。

陈家政清楚,要打动这位铁血教头,必须从防守细节做起。

球队战术板上,他的名字旁标着"胡明轩替补"的定位。

但明眼人都知道,这或许只是过渡安排。当其他球队砸钱买外援时,广东又走回青训老路。

这种选择背后,是冠军球队对造血能力的倔强。陈家政的成长,将检验宏远青训能否突破新老交替瓶颈。如果他能站稳轮换,或许预示着广东"五小虎"时代的重启。

当然,前路必然布满荆棘。

联赛强度、对抗经验、战术理解,都是亟待跨越的关卡。但换个角度想,危机何尝不是转机?当传统豪强被迫年轻化,反而可能催生新的化学反应。



我个人认为,陈家政的价值不止于即战力。

他代表着广东篮球对本土培养的坚持,对青训体系的信任。这种坚持在金元篮球时代显得尤为珍贵。未来赛季,我们或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胡明轩下场休息时,19岁的陈家政持球杀入禁区。

面对对方外援的封堵,他用扎实的脚步晃开空间。

球空心入网的瞬间,替补席的杜锋终于露出笑容。这画面能否成真,取决于少年每天的训练汗水。

但至少,广东男篮已经迈出了关键一步。在争冠压力与阵容现实间,他们选择相信自己培养的年轻人。

这种选择,比成绩本身更值得关注。因为对于宏远来说,梯队建设永远是冠军底蕴的根基。

陈家政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