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哥握着方向盘直叹气,手机里的天气预报像个突然变了脸的熟人。
明明3号上午还晴得能晒谷,下午云层就开始压顶,粤西的天阴得像倒扣的铁锅。,假期后半程的关键词不是堵车,而是一场接一场的大雨——省气象台说的明白,4号开始,粤北和珠三角中北部要跟大雨“杠上”,局部暴雨还带着8级大风,这哪儿是下雨,分明是往返程路上扔“绊脚石”。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可五月的雨比往年凶得多。应急管理部早敲了警钟,珠江流域可能闹暴雨洪水,广东北部的山旮旯里,滑坡塌方的风险就像悬着的石头,让人心慌。更别说高速路上的司机了,机场高速、华南快速这些平时的“堵点”,碰上下雨能见度低,车轮打滑、追尾事故怕是要增多,想想就让人捏把汗。
广州的陈大姐收拾行李时特意多装了雨衣,“5号午后雨势还要变强,带着孩子赶路,就怕路上耽误。”她这话道出了不少人的心思:明明知道雨天路难走,可假期余额见底,不得不往回赶,这矛盾劲儿,就像雨天晾衣服,干也不是湿也不是。再看整个五月,雨日多得让人咋舌——5次主要降雨过程,4 - 5日、9 - 11日、15 - 16日……几乎每隔几天就来一场,粤北的雨比往年偏多,其他地方却偏少,这天气就像个任性的孩子,偏要搞“差异化对待”。
种地的老张蹲在田边抽烟,“月初这雨要是下在地里多好,现在全赶在人路上,闹心。
”他不知道的是,那些山区的农户更愁,持续降雨泡软了山体,田里的庄稼怕涝,山上的泥土怕松,地质灾害的预警一天响好几回,谁能安心?
高速交警的提示跟着天气变:保持车距、打开双闪、避开积水路段,可年年说年年有疏忽的,这场雨怕是要让交管部门忙得脚不沾地。“雨雨雨”模式下,有人操心路上安全,有人担心田里收成,还有人盯着水库水位——天气这根线,牵连着太多人的生计。
我个人觉得,面对这样的天气,提前规划比临时慌张强百倍:该错峰的错峰,该检查车辆的检查,种地的农户也得提前挖好排水沟,别让雨水坏了收成。
可话又说回来,天气无常,人能做的就是多留个心眼——就像老辈人说的,“晴带雨伞,饱带干粮”,备着总比等着强。
至于月底那场雨会不会影响夏收?
地里的庄稼还没答话,可农民兄弟的眉头已经先皱了起来。
这场和雨水的“较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