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引言:

"滚开!这个学位是我儿子的,你们休想抢走!"

张丽的叫骂声在小学办公室里回荡。

我被她突如其来的推搡弄得踉跄后退,差点摔倒。

刚才还平静的入学登记现场顿时变得一片混乱。

我叫李雯,本来今天只是来给女儿小雨办理入学手续,

却没想到会遇到这样的突发状况。

"你凭什么占用我女儿的学籍?这明明是我们先登记的!"

张丽冷笑一声:"你有什么证据?学校名单上写的是我儿子小明的名字。"

"黑纸白字,写得清清楚楚。有本事你告我去啊!"



1.

事情要从一个月前说起。

那天,我收到了城东第一小学的录取通知,这是全市最好的小学,师资力量强,教学质量高,我和丈夫陈强为此付出了不少努力。

小雨知道这个消息后,兴奋地在家里跳来跳去,我们全家都沉浸在喜悦中。

"妈妈,我可以和王欣做同学了吗?"小雨天真地问道,王欣是她幼儿园最好的朋友。

"当然可以,宝贝。"我蹲下身,抚摸着她的小脸,"你们会一起上学,一起玩耍,一起长大。"

然而,当我今天来到学校办理正式入学手续时,却被告知小雨的学籍已被占用,对方是一个叫张丽的家长。

"怎么可能?我们明明收到了录取通知!"

教导主任一脸为难:"李女士,我们系统里显示的确是张家孩子的名字。"

"这种情况很罕见,我们需要进一步核实。"

就在这时,张丽推门而入,当场爆发了冲突。

"你算什么东西,敢质疑我儿子的学籍?"张丽咄咄逼人的态度让我火冒三丈。

"我女儿明明已经被录取了,你凭什么横插一脚?"

"我儿子的名字就在系统里,这就是证据。"张丽冷笑道,"你们家没关系没背景,就别想跟我争。"

教导主任试图调解:"两位家长请冷静一下,这可能是系统出了问题。我们会尽快查清楚。"



"没什么好查的!"张丽厉声道,"我儿子必须上这所学校,这是板上钉钉的事。说完,她推了我一把,扬长而去。

我站在原地,那一刻,我想起陈强曾经说过的话:

"现在社会复杂,有些人为了孩子上好学校,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甚至会去动户籍信息。"

思绪翻腾间,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我脑海中形成

——既然她能用这种方式抢占学籍,那我为什么不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回到家中,我把事情经过告诉了陈强。

"冷静点,雯雯。"陈强握住我的手,"我们先搞清楚怎么回事,不要冲动行事。"

"你没看到她有多嚣张吗?"我甩开他的手,"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小雨的入学机会就会被抢走!"

"我明白你的心情,但是——"

"没有但是!为了小雨,我什么都愿意做。"

那天晚上,我辗转难眠。

凌晨时分,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查清楚张丽家的底细,争取把小雨的学籍抢回来。

2.

第二天一早,我开始行动。

首先联系了在派出所工作的大学同学王梅。

"能帮我查一个人的户籍信息吗?"我小心翼翼地问道。



"这不合规定,雯雯。"王梅警惕地回答,"除非有正当理由和法律手续。"

我只好编造了一个理由:"是这样的,我怀疑有人冒用我女儿的身份信息办理了学籍,想核实一下。"

王梅犹豫了一会儿:"我只能告诉你一些公开渠道能查到的基本信息,其他的真的不行。"

通过王梅提供的线索,我得知张丽家住在城东高档小区,她儿子小明今年刚好学龄。

还有我得到了张丽丈夫的名字和工作单位。

接下来几天,我假装送快递,几次潜入张丽所在的小区,甚至在远处偷偷拍下了小明的照片。

我发现小明看起来有些虚弱,经常被母亲抱着出入医院。

同时,我咨询了一位律师朋友关于户籍注销的可能性。

"李雯,你疯了吗?"律师朋友震惊地看着我,"擅自申请注销他人户口是违法行为,可能构成犯罪!"

"但是如果对方先这么做了呢?"我不死心地追问。

"那你应该走法律途径解决,而不是以牙还牙。"他严肃地警告我,"现在户籍系统都是联网的,没有正当理由根本不可能注销别人的户口。"

我有些泄气,但并未放弃。

思考再三后,我决定换一种方式反击。

我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一篇长文,详细描述了被"霸凌家长"抢占学籍的经历。

虽然用了化名,但描述得足够具体,希望能引起舆论关注。

帖子发出后,很快得到了许多网友的响应和支持。

不少人留言分享了类似的经历,还有人建议我向教育局投诉。

舆论一边倒地站在我这边,我感到一丝欣慰。

然而第三天,我收到了一条匿名短信:

"立刻删除你的网络帖子,否则后果自负。"

这明显是张丽的警告。

我不但没有妥协,反而将这条威胁短信也发到了网上,引发了更大的关注。

当地一家媒体甚至联系我,希望进行采访报道。

"雯雯,你这样做会把事情闹大的。"陈强担忧地说。

"难道我该忍气吞声吗?"我反问,"这关系到小雨的未来!"

陈强摇摇头:"我只是担心事情失控,伤害到小雨。"

我没有理会丈夫的担忧,继续在网上发帖,甚至联系了当地媒体。

事态很快升级,学校被迫介入调查此事。

3.

调查进行了一周后,学校安排了一次三方会谈:我、张丽和学校代表。

会议室里的气氛剑拔弩张。

"经过我们详细调查,"教导主任沉痛地说,"这起学籍冲突确实是因为系统错误导致的。"

"两位家长都收到了录取通知,但系统却只保留了张家孩子的信息。"

我松了一口气,心想终于有了公正的结论。

但接下来的话却让我震惊不已。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