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有一天,某个国家突然宣布要用核弹炸掉月球,你可能会觉得这是《三体》看多了的疯子行为。
但历史上美苏的科学家们真的认真讨论过这个计划,他们甚至差点在冷战期间把核弹送上月球,只为在太空竞赛中秀肌肉。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脑洞大开的假设:如果人类用核弹攻击月球,地球会变成什么样?人类还能活下来吗?
01
20 世纪 50 年代,美苏之间的太空竞赛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苏联凭借着率先发射卫星和将载人飞船,取得了阶段性的领先优势,这让一直以科技强国自居的美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急切地渴望扳回一局。
于是,美国不仅倾尽全力筹备著名的阿波罗登月计划,还秘密策划了一个更为疯狂的方案 ——A119 计划。
该计划的核心内容是,使用核弹对月球发起攻击,在月球表面引发一场惊天动地的核爆炸,以此来彰显其天下第一的实力。
这计划一经提出便在科学界引发了激烈的争论,一部分科学家出于对地球安全的考虑,建议将核弹投向月球背面。
他们的理由是,月球背面远离地球,核爆炸产生的核辐射很难飘向地球,从而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对地球的潜在危害。
不过,也有坚持认为应该炸月球正面,他们的观点简单而直接,不在正面爆炸,地球人怎么能清楚地看到这场肌肉秀。
与此同时,苏联方面也不甘示弱,提出了E 项目。
02
只是到最后这项计划还是流产了,不为别的,要将核弹运送到 38 万多公里外的月球并非易事,运载核弹的火箭在飞行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
万一火箭在半路出现故障发生爆炸,那后果将不堪设想。火箭所携带的核弹一旦提前引爆,其强大的破坏力将在地球大气层附近释放,不仅会对地球的生态环境造成毁灭性打击,还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
即使火箭顺利抵达月球附近,若核弹出现故障,没有按照计划在月球表面爆炸,而是掉回地球,同样会给地球带来灭顶之灾。
更关键的是,想要炸毁月球,所需的能量远远超出了人类现有核武库的总和。
月球直径约 3400 公里,在太阳系的卫星家族中,它是第五大卫星,甚至比冥王星还大。
其质量是地球的 1/81,可别小瞧这个比例,这相当于地球上陆海空所有的水加起来再乘以 60 的质量,如此庞大的质量,使得月球依靠自身引力保持着球形。
要想彻底炸碎月球,需要克服其引力结合能。经过科学计算,月球的引力结合能高达 1.24×10²⁹焦耳。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人类历史上制造出的最强核弹 ——“沙皇炸弹”,其蕴含的能量约为 2×10¹⁷焦耳,与月球的引力结合能相比,差了整整 12 个数量级。
就算我们疯狂一点,造出 1 亿颗同时引爆,释放出的总能量依然远远无法与月球的引力结合能相提并论,炸碎月球简直是天方夜谭。
可以说即使将地球上所有的核弹集中起来用于攻击月球,也不过是杯水车薪,无法对月球造成实质性的破坏。
03
此外,有物理学家指出,月球作为地球的天然卫星,其环境对于未来的科学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一旦通过核爆炸破坏了月球环境,将会彻底葬送未来人类在月球开展科研活动的机会。
而且月球引力对地球的海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是潮汐现象的主要驱动力。
如果月球引力消失,海水将不再遵循以往的涨落规律,海水会瞬间失去平衡,疯狂地涌向太阳引力的方向,这种剧烈的海水移动将引发全球性的超级海啸。
平日里繁华的都市,高楼大厦在海啸的冲击下将摇摇欲坠,最终被海水吞噬,无数生命和文明成果将毁于一旦。
当然海洋中的潮汐运动,不仅仅是海水的简单涨落,它还驱动着洋流的循环,后者对于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至关重要,它将营养物质带到海洋的各个角落,滋养着浮游生物的生长。
潮汐消失后洋流也将随之停摆,浮游生物将因无法获得足够的营养和氧气而大量死亡,随之而来的是整个海洋食物链从底层开始崩溃。
同时,许多陨石也会因为没有月球引力的牵引直接袭击地球,可能人在路上走着走着就被咋了。
值得一提的是,月球在地球的运转系统中,宛如一个稳定器。它的存在使得地球的地轴倾斜角保持在相对稳定的 23.5 度左右,这一角度决定了地球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
可以想象,月球消失后原本稳定的四季将彻底消失,气候将走向极端化,这将对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农业生产以及人类的生存环境会恶化到什么程度。
04
随着时间的推移,月球消失引发的气候混乱将持续加剧,地球的宜居地带将逐渐缩小甚至消失。
原本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可能会因为极端的气候、频繁的自然灾害等原因变得不再适合生存。
人类要么像《流浪地球》中的设定一样,躲进地下城,在有限的空间内艰难求生;要么面临着无家可归、无处可去的绝境。
在这种极端的环境下,人类文明的发展将受到严重的阻碍,甚至可能出现倒退,人类可能会退化成 “洞穴求生版”,艰难地在地球上挣扎求存。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蟑螂和细菌这些适应能力极强的生物,却有可能在这场灾难中笑到最后,成为地球的新主宰。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