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5月3日报道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4月29日发表题为《特朗普举步维艰,中国在贸易战中占据上风》的文章,作者是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中国学院创始院长姜闻然。文章编译如下: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所谓的“解放日”贸易战已经打了近一个月,华盛顿在对大多数国家加征关税方面至少暂时退缩了——甚至承认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的天价关税是不可持续的。

尽管华盛顿和世界其他国家最初低估了中国对特朗普“贸易战2.0”的迅速反击,但它们现在认识到了中国的强势。

中国给出的回应很有分寸,几乎是克制的。它与特朗普的关税措施针锋相对,并在关税突破125%后宣布不再理会美方的后续行动。自今年2月特朗普开始加征关税以来,中国已在世贸组织挑战美国的政策,限制关键矿产出口,并誓言要与美国的敌对行动抗争到底。

一场旷日持久的贸易战可能会暴露美国的弱点:预计商场货架将空空如也,物价飙升,就像沃尔玛、塔吉特和家得宝公司的高管们告诉特朗普的那样;股市低迷;民众情绪低落,并在2026年美国中期选举前带来政治上的冲击波。

如果到明年初还没有解决方案,特朗普在国内面临的压力可能会进一步削弱他的力量,迫使其放弃惩罚性贸易议程,进而破坏特朗普政府遏制中国的更广泛目标。

为了应对供应链中断,北京加快实施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此外,创纪录的研发投入使得中国目前在人工智能专利申请和量子计算投资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通过倡导多边主义、公平贸易以及由气候倡议驱动的绿色未来,中国旨在填补全球领导力方面的空白。

更有可能的是,中国将利用这一时机倡导另一种全球秩序愿景,加强金砖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和人民币结算机制等框架。

中国还在积极争取美国的盟友,并深化同东南亚的关系。中国正将自己定位成一个稳定的替代选择。

特朗普已经没有多少底牌了:俄乌冲突一拖再拖,让人看不到尽头;他吹嘘的贸易协议仍未实现;他自己的支持率正在下滑。

在特朗普踉踉跄跄地度过执政百日并匆忙宣称自己取得了胜利之际,北京在这场斗争中占据优势。它有能力团结全球合作伙伴,迫使美国低头回到谈判桌前。特朗普的虚张声势掩盖了一个现实:在这场贸易战中,中国不只是在捍卫自己的利益,它还在重塑未来的全球秩序。(编译/杨雪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